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巩固提高
1)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巩固提高
2)  Consolidation [英][kən,sɔli'deiʃən]  [美][kən,sɑlə'deʃən]
巩固
1.
Memory Reconsolidation and Its Potential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
记忆再巩固现象及其生物学机制
2.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recent progress in studies on the form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declarative memory and proposed some modifications and extension for the classical model of memory storage.
综述了陈述性记忆形成和巩固的神经机制,并对经典模型进行了修正和拓展。
3.
A mechanism of mutual benefit and promotion between a teachers college and it s practice base is the key to the consolidation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base.
稳定的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质量的保证 ,师范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形成一种互利互动的机制是教育实习基地得以巩固的惟一出
3)  consolidate [英][kən'sɔlɪdeɪt]  [美][kən'sɑlə'det]
巩固
1.
The foundig experience is summed up,Difficulties are kept on surmounting, And the founding achievements are consolidated.
回顾赣榆县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创建过程,总结创建经验,继续攻克难点,巩固创建成果。
2.
To consolidate the reigning base in a great agricultural country where the farming population makes up the majority, the Party should maintain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rmers, striving for and protecting their interests.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必须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 ,必须代表并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4)  strengthen [英]['streŋθn]  [美]['strɛŋθən]
巩固
1.
Attach importance to leading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and strengthen socialist ideology;
重视对社会思潮的引导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5)  consolidating [英][kən'sɔli,deit]  [美][kən'sɑlə,det]
巩固
1.
By us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Party’s ruling herself and the count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background in an objective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then policy and practice in the CCP’s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basis and tries to draw some useful experience to give a helpful hand to today’s Party’s ruling activities.
本文以建国初期党的治国、治党活动为背景,以客观的态度分析了当时党巩固执政基础的政策与实践,力图从中总结经验,为当代执政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6)  reconsolidation
重新巩固
补充资料: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
      1961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旨在恢复被破坏了的比例关系和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历史背景 由于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中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以后遇到了严重困难。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下降;已经铺开的基本建设规模太大,远远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可能承受的程度,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孤军突出,重工业同轻工业之间以及重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许多企业管理混乱,设备损坏严重,经济效益急剧下降;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通货膨胀,市场商品短缺,人民生活十分困难。为了扭转这种形势,1960年冬,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以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在1961年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上,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即调整严重失调的经济比例关系,巩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发展和变革中获得的成果,充实一些新发展起来的事业的内容,提高那些需要改善的新事物的质量。在这四个方面中,调整是中心的环节。此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调整阶段,这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以来经济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
  
  主要措施 ①精简职工,减少城镇人口,使之与农村提供的商品粮食和副食品相适应。到1963年6月,全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
  
  ②压缩基本建设规模,使之同经济的可能性相适应,同工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960年为384亿元,1961年压缩到123.4亿元,1962年进一步压缩到67.6亿元,与此相适应,积累率由1960年的39.6%下降到1961年的19.2%,1962年降至10.4%。
  
  ③缩短重工业战线,并把整个工业生产调整到同农业提供的商品粮食和原材料的可能性相适应,同工业本身提供燃料动力和原材料的可能性相适应的程度。1960年钢产量为1866万吨,1962年减少到 667万吨;煤炭产量由1960年的3.9亿吨减少到1962年的2.2亿吨。对于那些没有原料、材料资源的企业,物质消耗过多、产品质量低劣、成本很高、长期亏本在短期内又不能改变的企业,区别不同情况,或者关闭,或者暂时停止生产,或者与别的企业合并,或者转产别的产品,使工业企业的数量减少,组织结构趋于合理。1959年全国工业企业有31.8万个,1962年减少到19.7万个。通过调整,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60年的52.1%下降为1962年的32.3%。
  
  ④调整农村政策,加强农业生产。明确规定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的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大集体、小自由"的方针,返还了被没收的自留地,鼓励社员经营家庭副业(见社员家庭副业),恢复与发展农村集市贸易;纠正由浮夸风导致的高征购,减少粮食征购量,使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强对农业的支援。一是充实农业第一线的劳动力,1962年,农业劳动力比1958年增加5786万人,超过了1957年的水平。二是增加农村社队所需的贷款和物资,大幅度提高粮食、油料、生畜、家禽和蛋类等农副产品收购价格(1961和1962年两年内提高了27.1%),以扶持社队恢复和扩大生产。
  
  ⑤充实急需的工业生产,整顿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努力恢复传统手工业和一般轻工业产品生产,同时注意发展合成洗涤剂、塑料和化学纤维工业,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加强经济的集中统一管理,陆续制定了农业、手工业、工业、商业、财政、金融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健全规章制度,整顿经济秩序。
  
  ⑥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大力压缩财政支出,特别是压缩基本建设拨款和各项事业费支出,扭转企业亏损;在保证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针织品、自行车、钟表、茶叶、酒以及某些糕点和糖果实行高价政策,以回笼货币;同时坚决打击市场上的投机倒把活动(见市场管理)。
  
  贯彻效果 由于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的努力,经济调整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1962年与1961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6.2%,粮食产量增长8.5%,生猪年末头数增长32.4%。工业生产已开始出现转机。国家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货币发行过多的情况有所改变;全国农村集市贸易的价格比上年下降了35%。城乡人民生活也开始好转。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许多方面出现了迅速恢复的形势。为了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63年起,用三年时间,继续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除了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之外,着重加强现有生产能力的填平补齐工作,并更新一批设备;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果,合理组织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1965年,各项调整任务胜利完成。中国的国民经济重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