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公元前300年稍后
1)  300 BC or around
公元前300年稍后
2)  Bɑi Gui
白圭(公元前370~前300)
3)  221 B.C.
公元前221年
4)  the year 500 B.C.
公元前500年
5)  117 B.C
公元前117年
1.
Textual Criticism on Sima Xiangru's Death in 117 B.C.,and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on Shih Chi and The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s Chronology and Index Reckoning Method
司马相如卒于公元前117年考——兼论《史记》、《汉书》记年法与系年推算法的逻辑关系
6)  300 years
300年
补充资料:白圭(公元前370~前300)
      中国的先秦商业经营思想家。名丹,周人。曾在梁(魏)惠王时在魏国做官。与孟轲、许行、惠施等同时。后到过齐国,以后又在秦国做官,可能死在秦国。
  
  白圭和范蠡都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白圭根据古代岁星纪年法和五行思想,认为天时的好坏与农业的丰歉,是具有周而复始循环周期的,每一周期为十二年。周期开始的第一年总是大丰收,其后两年"衰恶",第四年旱,再后两年小丰收,第七年又是大丰收,而后两年又"衰恶",第十年大旱,继而又是两年小丰收,下一周期开始又是大丰收年。如此反复,以至无穷。白圭的农业循环说比范蠡的论述更具体,但概括不够。
  
  白圭在农业经济循环说的基础上,提出经商贸易致富的一套原则和方法,即所谓"治生之术"。他的基本原则是"乐观时变",主张依据对年岁丰歉的预测,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他认为:趁年岁丰收、谷价下跌之时,收进谷物,出售丝、漆等物;年岁歉收时,趁谷价上涨出售谷物,而收进帛、絮等物,可从贱买和贵卖两方面得利。他强调在看准时机后,要当机立断,"趋时若猛兽挚鸟之发"。白圭还强调,善于经商的人要有丰富的学识,要有"智、勇、仁、强"等素质,要象"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那样,精于运筹、指挥和制断,如果"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是掌握不了"治生之术"(《史记·货殖列传》)的。
  
  白圭还十分重视钱、谷之间的关系,提出:"欲长钱,取下谷",即利用"下谷"需求量大,薄利多销;又提出:"长石斗,取上种"(《货殖列传》),提高粮食的质量和产量,以便保证经商获利。
  
  关于白圭有两说:一说是魏文侯时人,擅长经商致富,提出"治生之术",司马迁称"天下言治生祖白圭"(《货殖列传》)。另一说白圭在梁惠王时做官,主张轻税,擅长治水,即《孟子·告子》中所言的白圭。他在财政税收方面,反对儒家的"什一之税",主张轻税。还说是治水方面的专家,自命治水之法超过大禹。至今史学界对这两说,意见不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