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1)  to ensure public safety
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1.
So, we must build up crisis consciousness, perfect law system, set up specialists consultation organization, emergency control organ, information network, emergency shelter system, resources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crisis guarantee system to ensure public safety in the city.
因此,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具有统一协调功能的应急管理机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网络体系、专家咨询机构、紧急避难场所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危机保险体系,从而达到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目的。
2)  municipal security protection
城市安全保障
3)  urban community safety
城市公共安全
1.
Study on emergency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 safety based on GIS;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2.
Comprehensive study on urban community safety plan and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3.
The state of urban community safety and its capability are important sign of its qu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城市公共安全状况和防范灾害的能力是衡量其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4)  urban public safety
城市公共安全
1.
Study on urban publ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2.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t concludes that urban public safety is the basic external requirement and crucial surroundings.
本文首先通过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阐明城市公共安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本条件,之后对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立法、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设想。
3.
By the analysis of urban public safety affecting factors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public safety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an idea is presented that a complete and perfect urban public safety system can be built up by means of enhancing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legislation,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通过对城市公共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和谐发展关系的探讨,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立法、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完善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设想。
5)  urban public security
城市公共安全
1.
Nine issues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and comprehensive disaster alleviation planning;
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规划面临的九大问题
2.
In the context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rapid urbanization,urban population development takes on various risk characteristics,and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social inclusion have becom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gradually the urban public security.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逐步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现实因素。
6)  urban [英]['ɜ:bən]  [美]['ɝbən]
城市公共安全
1.
Discourse on the urban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strategic stages——take Xiamen as the case;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战略思考
2.
Discourse on the urban public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strategic stages;
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战略层面
补充资料:城市生命系统及其安全保障

城市生命系统及其安全保障

  所谓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公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城市或联合企业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系统工程而言的。它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路等组成,还包括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放射性或有毒的工程设施等。其显著特点是:生命线工程造成的次生灾害严重;生命线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情况复杂难经统一处理;生命线系统都由若干环节组成,其中任何一环节破坏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功能;城市生命线系统有在草坪下,但更多的穿越楼宇、桥梁、地铁等设施;生命线系统中的许多构件的破坏,一方面是由于地面强运动和传播波造成的,另一方面对地基变形、失效十分敏感。现在问题是如何不断增强生命线系统的自我保障能力。下面通过实例试作分析:1995年元月17日日本阪神地震何以损失惨重,除震级强度大,预测预报不力外,重要的是大都市生命线系统的脆弱性加重了灾情,如:神户市是兵库县首府,很像中国的天津市。震时大火冲天,火源多半来自天然气管道破裂引发的爆炸,地震毁坏了城市供水网,只能任凭大火助纣为虐;地震后公路、铁路、电话中断,具有自动化功能但欠备灾适应性的生命线系统处处受阻,全线皆处于“死亡”状态。据日本建设省土木研究所专家说,其深刻教训主要在于城市生命线系统太缺乏保障力。

  北京的城市生命线系统除水是“为死神卡住的生命线”外,城市能湖的状况也不能继续下去,作为安全减灾尚鲜为人知的更大的隐患还来自京城的地下空间:到1994年末北京已有各类地下设施150余万m2。地下设施中以地下商业建筑发展最快,其中隐患也最重。北京迄今未作过地下商业灾害来临后的应急训练,没有任何根据说京城地下商业建设具有安全保障能力,作为北京大动脉之一的地铁,越来越不堪重负,其中难上加难当属安全运营。北京比全国其它城市更严重的还有地下管网的安全问题。北京地下主干线有上水、下水、煤气、天然气、电力、热力、电讯等七大类的十几种管网,累计超过万公里,但由于年久失修及信息不清,近30年来酿成一系列严重事故,如地铁或其他基建施工切断电缆,影响有关地区供电,工地钻探弄断电话线,地下水干管爆裂,造成数百户居民受水害等。

  相对于其他工程而言,城市生命线工程具有几大明显特征即生命线破坏造成的次生灾害等,后果十分严重;生命线工程包括多种多样的结构类型有地下、地上或半地下的,还有基础长及跨越较大地域范围的近管路;生命线工程往往以一个系统的形式发挥其功能等。鉴于此,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减灾必须是系统的、综合的,必须从城市减灾规划的大前提入手,作出系统的分析。以下试从主要子系统入手作一浅析:

  (1)对城市交通系统安全对策 应提高新建城市交通设施的减灾能力。开展城市交通事故灾害预测工作,制定城市安全减灾应急计划,将交通减灾对策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科学的交通调度管理中,组建抢救应急机构。

  (2)对城市通信系统安全对策 通讯在城市安全减灾中占有重要地位。若没有效的安全设防,那么灾害事故到来后便会造成较大损失。应加大通讯投入,如在有线通讯上加大光缆通讯比例,在无线通信中应用微波接力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无论何种方式都必须加强网络的可靠性建设。

  (3)对城市电力系统的安全对策 现代化大都市一般都采用并网发供电,这是为城市减灾提供可靠电源的关键。但从企业及工业、民用建筑看,仅仅靠公用电网远远不够,必须同时发展应急电源系统(如不间断应急供电等)。

  (4)对城市供气工程的安全对策 供气事故不单单是供应中断问题,它以突发性、连锁性、制约性为最显著特点。要抓要害部位的安全对策,如易产生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的关键部位如制气厂、输气管道、大型储气罐等。重要的是应配备可靠的应急状态下的切断气源装置。

  (5)目前安全减灾最大难题之一是如何最佳利用可用的力量,重要的改进对策不信在于管理,更在于市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其中培训与否往往事关重大。因此建议大都市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分层次地进行灾害状态下预演,尤其要关注意外事故状态下的灾害类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