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风险-报酬法
1)  Risks-and-reward Approach
风险-报酬法
2)  Risk-Revenue approach
风险报酬法
3)  Risk and Reward Approach
风险报酬分析法
4)  risk and return
风险报酬
5)  risk return rate
风险报酬率
6)  risk and wage analysis method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
补充资料:劳动报酬简化法


劳动报酬简化法


  劳动报酬简化法又称劳动工资简化法。以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或报酬差别确定劳动简化系数的方法。最早由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采用。他根据复杂劳动具有较高价值和按劳分配的理论,认为劳动复杂程度越高,其工资报酬越高。其基本思想为:按不同教育劳动者的工资级别,以第一级工资,即最低工资为基准数,作为一个简单劳动单元,称一个劳动单元。不同级别的工资为简单劳动单元的倍数,然后可把各级工资按比例折算为不同的劳动单元,求出不同工资级别的劳动单元数,亦即将较高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工资报酬,简化为受过“基准”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工资报酬,进而确定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工资报酬为“基准”教育程度劳动力工资报酬的简化系数。这样,可把因提高教育程度而复杂化的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具体步骤为:①确定“基准”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标准;②将教育程度高的劳动者工资换算成全部“基准”劳动者工资;③求出平均教育经济效益;④分别求出不同工资水平劳动者不同的经济贡献,并加总求出全部教育经济效益。采用这一方法必须以工资制度符合按劳分配原则为假定前提,而实际经济生活中,并非完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工资报酬只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反映提高劳动者教育程度对提高劳动复杂程度的影响,劳动者的教育程度、劳动复杂程度与工资报酬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关系。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由多种因素决定,因此,采用这一方法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有一定局限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