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林黛玉形象
1)  image of Lin Daiyu
林黛玉形象
1.
The image of Lin Daiyu is the principal carrier of this awareness.
里程碑式意义的《红楼梦》巨著,深蕴着清末文学巨匠曹雪芹“立志补天”的独特卓著的参与社会变革的忧患意识,林黛玉形象是这种忧患意识的主要载体。
2)  LIN Dai-yu
林黛玉
1.
Analysis on the Illusory Implication of "Lin Dai-yu s First Meeting with the Jia Family";
“林黛玉进贾府”的梦幻性特征谠论
2.
Zhu Shu-zhen s Impact on the Image of Lin Dai-yu;
朱淑真对林黛玉形象的影响
3.
The Flavor of Lin Dai-yu s Poetry and Its Aesthetic Quality;
林黛玉诗之“味”及其审美品格
3)  Lin Daiyu
林黛玉
1.
On the Symbolism of Xue Baocai and Lin Daiyu;
论薛宝钗、林黛玉形象的象征意义
2.
The Temporary Roosting of the Poetic Soul——On Sense of the Love Purport and Profound Meaning of Lin Daiyu’s Beautiful and Rorrowful Image;
诗意灵魂的暂栖——林黛玉凄美形象情旨、意蕴的辨析
3.
"Vague Expression"and"Clear-cut Expression"used wonderfully to Create the Image of Lin Daiyu;
“隔”与“不隔”在林黛玉形象塑造中的妙用
4)  view of Lin Daiyu
林黛玉观
5)  LIN Dai-yu research
林黛玉研究
6)  Lin and Xue images
钗黛形象
1.
The comprehen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n and Xue images by the writers in the Qing dynasty appeared in the continued books,dramas and folks of The Dream in Red Mansion.
清人对钗黛形象的理解与改造主要存在于有关《红楼梦》的续书、戏曲和子弟书当中,这些作品对原著中的钗黛形象的理解和改造表现出乐观与悲观两种倾向,对《红楼梦》这种的接受状况渊源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丰富和发展了清代后期的文化艺术。
补充资料:林黛
Lin Dai
林黛

(1934~1964)
[]  中国香港电影女演员。广西宾阳人,生于南宁,原名程月如。1949年随父程思远移居香港,肄业于香港莱顿书院和新亚书院。1950年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学习表演。1952年入永华影业公司,主演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影片《翠翠》,一举成名此后又在香港四、五家制片公司主演了近40部影片。其中《金莲花》(1957)一片,因同时成功地塑造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少女,获得第 4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第二年主演黄梅调历史故事片《貂蝉》,又获第5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香港因此掀起黄梅调影片热。她在1960年和1961年主演的歌舞片《千娇百媚》和故事片《不了情》再度蝉联第8届、第9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这使林黛成为当时在亚洲电影节上获奖最多的女演员。
                   陈野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