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城是战国赵王的宫城所在地,位于邯郸市区西南郊,总面积达505万平方米,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建王城于此,历经8代国君,前后计158年。该城址由西城、东城、北城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近方形,边长1420米,四面城墙保存完整,残高3--8米,内有5座大夯土台。位居中部偏南的龙台,是赵王城的重要建筑,台基东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王宫基址。它与以北的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两侧保存有面积宽大的多处夯土建筑基址。东城面积小于西城,南北最长处1442米,东西最宽处926米,四面城墙大部分完整,内有三座夯土台,以南北两个将台为大,传为赵王阅兵点将之处,其它也是高大建筑基址。北城面积大于东城,东西最宽处1410米,南北最长处1520米,为不规整方形,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墙址,地下墙壁址完整。遗址西部的夯土台,面积仅次于龙台。它与西墙外侧的夯土台东西相对,也是一组高大的建筑群基址。
我国著名文学家刘邵在<<赵都赋>>中写道,赵王城,"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赵王城的恢弘气势。
赵王城是当年赵国王宫所在地,也称宫城,位于邯郸市区西南郊,两千多年前曾是当时最繁荣的城市之一,1961年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建王城于此,至公元前228年赵亡于秦,共经历了159年的繁华历史。赵王城的建筑布局,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建筑讲究对称的基本格局,对后世都城建筑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龙台是赵王城的主体建筑基址,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夯土台基,当年它是一组回廊环绕、重檐迭嶂、高耸入云的高大建筑。我国著名文学家刘邵在《赵都赋》中描绘了赵王城的盛况:“尔乃都城万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错,三门旁开,层楼疏阁,连栋结阶。峙华爵以表甍,若翔凤之将飞,正殿俨其天造,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赵王城的恢弘气势。
在曾经辉煌的岁月里,赵王城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郸崛起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质基础。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
赵王城之东北,有大北城,为当时的商业、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城址已湮没,现在尚有插箭岭、照眉池、梳妆楼、铸箭炉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