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教育本土化
1)  pedagogy localization
教育学本土化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pedagogy localization in China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three kinds of realms in the pedag.
教育学本土化是近代以来中国针对"教育学进口"现象的一种反动,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学人的一个"情结"。
2)  education theory localization
教育理论本土化
1.
However,how to understand education theory localization is a disputed problem.
教育理论本土化是本土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保存本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需要,是理性应对教育全球化的需要。
2.
Research of education theory localization is the research that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loc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教育理论本土化研究,是立足于本土教育实践和教育发展的需要,面对教育理论多元化的现实而进行的,旨在促进既蕴含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容纳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本土化的教育理论的建构而进行的研究。
3)  the Indigeniz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教育管理本土化
1.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within the Indigeniz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教育管理本土化问题研究
4)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本科教育
1.
Thoughts on setting up professional direction of cardiopulmonary bypass of anesthesiolog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设置麻醉学专业体外循环学方向五年制本科教育的思考
2.
Prospect of applying bilingual teaching to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t ordinary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双语教学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3.
The study of platform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services engineering(BESE);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设置平台课程的研究
5)  Humanistic education
人本教育
1.
Personal Knowledg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个人知识与人本教育观透析——波兰尼《个人知识》合法性的一种阐述
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economy era and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人本教育思想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6)  Cost of education
教育成本
1.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hould change the chaotic situations of accounting for the cost of education,stipulate strict yet scientific accounting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ounting for the cost of education.
教育成本是学校管理者、政府部门、学生和家长等有关各方普遍关注的重要信息。
补充资料:教育学
教育学
pedagogy

   教育科学中研究教育规律、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学科。教育学可分为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业余教育学和特殊儿童教育学等。通常所说的教育学,是指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的内容,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论、体育、美育、学校管理等几个部分。教育学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需要运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病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育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以揭示教育规律,论证教育原理,说明教育方法,指导教育实践。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孟轲、荀况,以及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和颜元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进行了研究。中国先秦时期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在西方,古希腊的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古罗马教育家M.F.昆体良等都在他们的著作中阐发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但是,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仍然只是他们的哲学思想或政治思想中的组成部分,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
   17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从理论上总结了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教育实践 ,研究了新兴资产阶级在教育上提出的新问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此后,英国教育家J.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启蒙思想家J.-J.卢梭的《爱弥儿》,也都比较全面地阐明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始于德国哲学家I.康德。继康德之后,对教育学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对教育科学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伦理学决定教育目的,心理学决定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后他的学生发展了他的教育理论,形成赫尔巴特学派,19世纪后半叶在欧美影响很大。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 ,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反对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主张把儿童作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求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在这个时期,欧美还出现一种新教育学理论,主张从社会的观点来研究教育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引起了教育的变革,也引起了教育学的变化。过去教育学主要限于论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这时则提出了终身教育,要求建立终身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科学化的道路。毛泽东提出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使工农劳苦大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