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胁从犯
1)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胁从犯
1.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joint offender,the criminal law divides out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我国刑法在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上划分出胁从犯 ,对于实行刑罚处罚上的区别对待虽有可取之处 ,但将胁从者一律纳入刑事追究的范围是不合理的。
2.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conception 、 independent status、 the establishment condition 、 factors of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胁从犯是我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的种类,本文主要从胁从犯的概念、独立地位、成立条件、认定等方面展开论述。
2)  coerced offender
胁从犯
1.
An Non-existing Accomplice Kind——Coerced Offender——To query the coerced offender s criminal law basis andpolicy;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共犯种类——胁从犯——胁从犯的刑法依据和政策依据质疑
2.
The formation of coerced offender s concep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coerced offender s status in the criminal law.
胁从犯概念的产生与胁从犯在刑事法律中的地位息息相关。
3)  On the Coerced Offender
论胁从犯
4)  The Unreasonable of the Coerced Offender
胁从犯的不合理性
5)  Reflection on the Popular View of the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胁从犯通说之反思
6)  Contrary Thought on the Legislation of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胁从犯立法之反思
补充资料:胁从犯
      中国刑法规定的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这是中国刑法的独创之一。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在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内同各种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就制定了"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立功者受奖"的刑事政策,对胁从分子,总是根据具体情节给予宽大处理,争取他们立功赎罪、改过自新。建国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更明确规定,对被反革命分子胁迫、欺骗,确非自愿实施反革命行为的胁从分子,得酌情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处刑。这一政策在对敌斗争中收到了分化瓦解敌人和改造罪犯的良好效果。
  
  按照中国《刑法》第25条的规定,构成胁从犯的客观要件与构成从犯的客观要件相同,即必须有帮助主犯实施犯罪的行为。但构成胁从犯的主观要件却不同于构成从犯的主观要件。从犯与主犯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胁从犯对主犯的犯罪行为可能没有认识,是被诱骗参加实施共同犯罪行为的;也可能有所认识,但是在暴力胁迫之下参加实施的。按照中国《刑法》第25条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比照从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