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龙凤文化
1)  Dragon and Phoenix Tradition
龙凤文化
1.
Cultural Taste in Dragon and Phoenix Tradition by "The Book of Songs" and "Songs of Chu;
《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
2)  Dragon and Phoenix Culture in Garment Adornment
服饰中的龙凤文化
3)  Phoenix Culture
凤文化
4)  the Fengyang culture
凤阳文化
1.
To define the Fengyang culture,we must give thought to its particularities,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the Fengyang culture and the Ming Dynasty and between the Fengyang culture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给"凤阳文化"下定义,要从凤阳文化的特质、凤阳文化和明代的相互关系、凤阳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考虑,要反映历代劳动人民推动历史进步的功绩,反映特定人群和家族世代的特别贡献;凤阳文化按区域可分为小凤阳核心区域和大凤阳外延区域,按历史时期可分为明前、明、清、民、建国以来若干个时期;凤阳文化研究可分类为整体研究、实态研究、人物研究、旅游文化研究、思想文化艺术研究等,凤阳文化研究要坚持一个特色,避免两种倾向,突出三个要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5)  Dragon and phoenix
龙凤
6)  Fenghuangling Culture
凤凰岭文化
1.
Different techniques can be recognized, which make it apparent that the concept of a "Fenghuangling Culture" is no longer relevant.
因此几种明显不同的石器技术传统可能共存于这一地区,"凤凰岭文化"已不足以概括鲁南旧石器晚期的石器文化,需予以重新审视。
补充资料:龙凤呈祥
龙凤呈祥



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呈祥》是很好看的一种。画面上,龙、凤各居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回首望凤;凤是翔凤,展翅翘尾,举目眺龙。周围瑞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
龙和凤为什么要配合着、对应着出现呢?
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件"龙凤纹"彩陶细颈瓶。这件珍贵文物说明,龙和凤都起源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期,而且是同步的。
作为源远流长、蕴含丰富的文化现象,龙和凤都是中华民族的图章、徽记、标志和象征。如果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按其功能效应的大小排个座次的话,龙无疑是要坐第一把交椅的,那么,第二位就该是凤了。
龙是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龙的主要集合对象,因此,龙常常被称为"鳞族之长"、"众兽之君"。
凤是古人对多种鸟禽和某些游走动物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长翅膀的鸟禽是凤的主要集合对象,因此,凤便登上了"羽族之长"的宝座,有"百鸟之王"之称。
龙有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等神性。
凤有喜火、向阳、秉德、兆瑞、崇高、尚洁、示美、喻情等神性。
神性的互补和对应,使龙和凤走到了一起:一个是众兽之君,一个是百鸟之王;一个变化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祥瑞;两者之间的美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便"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了。
凤的取材对象主要是鸟禽,而鸟禽绝大多数都是喜欢温暖,喜爱阳光的,因此,凤凰又称"太阳鸟"、"阳禽"、"火精",所谓"丹凤朝阳"、"凤鸣朝阳"、"火凤凰"。
这样,从新石器时代到盛行阴阳五行学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凤大都是以"阳物"的面貌出现。
而龙,因其取材对象多为"水物"、"水兽"和"水象",从而在其形成的初期,基本上是属"阴"的。
龙和凤的配合、结合、对应,反映着古人的阴阳观。
出土的商代和战国时期的玉饰、玉佩,有的龙衔凤,有的凤驮龙,有的龙在凤下,有的龙凤同体,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阴阳是不同的、相对的,又是相关的,谁也离不开谁的。
属于殷商时期的"龙凤冠人形"玉佩比较典型。龙在右,凤在左,龙张口低头,凤曲颈扬首。龙凤连体,且同时被人戴在头上,既反映着阴阳谐和的观念,也可见当时龙凤受人们尊重的程度。
如果说"龙凤冠人形"玉佩反映的是古人对龙和凤的尊重,那么,反映在"龙凤人物"帛画上面的就不仅仅是尊重了。
此帛画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面上的龙,竖身卷尾,头脸朝天,肢爪划动,跃跃欲上。旁边是它的合作伙伴--昂首展翅,飒然飞举的凤。龙凤之下,站一位双手合掌、祈求升天的裙服女子。
显然,龙和凤在这里密切合作,共同承担着导引人们脱离俗尘,升达天堂的重任,--是人们崇拜、祈祷的对象了。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一批龙和凤交缠、纠结在一起的图形。
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墓葬的"四龙四凤"方案器座就很有名。木质案面已朽损不存,案座为四龙四凤缠绕盘结,四条卧鹿为案足,分列底盘四周沿下。龙为双身三尾,尾梢反挂龙角;龙肩生出双翼,龙翼彼此连接。凤头凤爪从龙尾的连环中探出。龙的鳞片和凤的羽毛清晰可辨。
湖北省江陵马山一号楚墓曾出土一批丝织品,上面的刺绣纹样都是绚丽秀美的龙和凤。有"蟠龙飞凤纹"、"舞凤逐龙纹"、"舞凤飞龙纹"、"龙凤合体纹"等等。这些纹样上的龙和凤,或翩翩对舞,或逗嬉成趣,或交缠纠结,或顾盼生姿。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孔子曾专程赴洛邑拜见老子。回来后,孔子三天不讲话,弟子们问他见老子时说了些什么,孔子感叹道:我竟然见到了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翔乎阴阳",我"口张而不能合,舌举而不能讯",又怎么能规谏人家呢!
这是孔子称老子为龙。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