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两极性张力
1)  two-extreme tension
两极性张力
1.
This orientation stresses the absolute superiority of human beings and also shows their common equality, disclosing the rich and everlasting two-extreme tension of man .
这一主体定位 ,既突出了人的绝对优越性 ,也表现了人的普遍平等性 ,同时蕴涵了人在禽兽与圣人之间丰富而又持久的两极性张力
2)  two poles of contradiction
张力的两极
3)  two tensions
两种张力
1.
Second, in light of the definition of Donald Pizer on naturalistic novel, two tensions will be examined on the text to explore its naturalist features,thematically.
第二,根据Pizer的自然主义小说的定义,基于文本,分析两种张力,探讨主题意义上的自然主义特征。
4)  bipolarity
两极性
5)  dipolar [英]['daipəulə]  [美]['daɪ,polɚ]
两极性的
6)  wire electrode tension
电极丝张力
补充资料:情感两极性
      情感所具有的两极对立的特性,即每种情感都可以找到与它相对立的情感。C.达尔文在研究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时,于1872年就提出了一个对立性原理──相反的情感引起相反的表情。
  
  人的情感和他的需要、态度密切联系着,情感的两极对立性多由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例如,人的情感可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凡外部事物与人的需要和愿望相一致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愉快、爱慕、兴趣等。反之,外部事物与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不一致,或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愤怒、悲伤、痛苦等。
  
  情感具有4种基本状态或4个维度: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这 4个维度都有对立的两极。如快感度有愉快和不愉快;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强度有强有弱。情感的每个维度的两极之间有一个不同程度的序列。4种维度之间的不同程度的组合,构成人类无限纷繁、极其多样的情感体验。例如,愉快可以是十分激动的,但也可以是平淡而恬静的;愤怒可以很强烈,也可以只是微愠;痛苦的情感可以强烈而激动,也可以强烈而沉静。惧怕主要表现在紧张这一维度上,但它可以有强度和激动度各种水平上的组合。每种情感的两极,也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情境的条件下互相转化。"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等就是情感由一个极端转化为另一个极端的例子。
  
  中国古代的"六情说"把情感列为喜、怒、哀、乐、爱、恶 6种,两两成对,体现了情感的两极对立的特性。西方心理学对情感的分类不很一致。W.冯特主张情感具有两极性或对抗性。他于1896年提出情感三度说,即把情感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兴奋和沉静、紧张和松弛 3个维度。每个维度代表一对感情元素沿相反两极的不同程度变化,3个维度相交于零点。每一种具体的情感体验就可按照这3个维度而确定它所处的位置。
  
  E.B.铁钦纳否定冯特的情感三维学说,主张情感只有一个维度,即愉快-不愉快;而兴奋-沉静,紧张-松驰两个维度不能象愉快-不愉快那样,构成心理上截然相反的过程。如轻松只是处在紧张的零点上,而不是处在与紧张对立的一极上。铁钦纳认为,兴奋-沉静或紧张-松驰更多地是机体感觉,而不是单纯的情感元素。
  
  20世纪50年代,H.施洛斯贝格把情感分为 3个维度,并用以测量面部表情,即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他认为各种情感都是这3个维度的不同结合。
  
  近年来,电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情感的引起和定向在很大程度上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的功能联系着。J.奥尔兹用埋藏微电极的方法在动物身上进行"自我刺激"的实验中发现,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临近部位存在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中枢,即"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初步揭示了"快乐"和"痛苦"的生理机制。"痛苦"中枢在区域上比较集中,"快乐"中枢分散在大脑不同的部位,相互比较独立。这两种神经中枢的发现有助于解释情感的两极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