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文学社
1)  the Literary Society
文学社
1.
Jiang Yiwu the Founder of the Literary Society;
蒋翊武是文学社的实际领袖
2)  society literature
社团文学
3)  the literary associations and societies
文学会社
4)  the literature of society colony
社群文学
5)  literary organization
文学社群
1.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deas of integrated political culture and literary organizations, literary societies and schools of new literature sprout up in the 1920s, which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complex cultural field effect.
在整合的政治文化和文学社群的理念支配下 ,2 0世纪 2 0年代新文学社团流派的生成 ,应该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场效应。
6)  literary association
文学社团
1.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reform, literary associations developed rapidly in middle schools.
近些年,在推行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中学文学社团发展十分迅速。
补充资料:文学社
文学社

    中国清末湖北地区革命团体。其前身为由日知会演变而成的群治学社。1910年(宣统二年)春,群治学社由于在新军中密谋起义,事泄而遭破坏,社务暂时停顿。同年中秋,社员杨王鹏等在武昌黄土坡开会,议决将群治学社改组为振武学社。由蒋翊武主持社务。振武学社组织发展很快,引起官府注意。蒋翊武等为掩蔽革命目标,于1911年1月30日借春节团拜名义,邀集各标、营革命士兵代表在武昌黄鹤楼开会,议决将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选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尧为评议部长。文学社总机关设在武昌小朝街85号,随即又设阳夏支部领导汉阳、汉口社务,会员绝大多数为趋向革命的士兵和青年学生,也吸收少数进步的下级军官参加。文学社成立后不久,就与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取得联系。在黄兴的鼓励和中部总会的促进下,经过刘尧、孙武等人反复磋商,文学社与湖北地区另一主要革命团体共进会于9月14日举行联席会议,正式确定双方联合行动,建立统一的起义领导机构,并筹划起义后加入同盟会,取消原有的名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