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开明婚姻观
1)  liberal views on marriage
开明婚姻观
2)  marriage concept
婚姻观
1.
She tells the stories of women from a feminine perspective and formulates her own marriage concept— balance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in love;simultaneous need of love and property in marriage;equality of man and woman at home.
奥斯丁对她以前的男性作家的男权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给以反拨,以女性的视角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构建自己的婚姻观念——恋爱时理智与感情平衡、婚姻中爱情和财产并需、家庭内男女人格平等。
2.
In this paper trying to understand about the national psyche and national culture of Hui ethnic by introducing and discussing on Marriage concept of Hui ethnic.
婚姻是人类得以生存、繁衍的根本手段,各民族在婚姻观念、制度、形式及习俗方面都有所差异。
3.
All these reveal Austen’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and progressive marriage concept, which .
这一切都反映了奥斯丁自觉的女性意识和进步的婚姻观念,及其所蕴涵的20世纪妇女解放运动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意识。
3)  marriage ideas
婚姻观念
1.
This essay illustrates some different view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riage ideas in details based on the source of the cultures and thus enlarges eyesights of people.
本文着重从东西方两种文化根源的角度 ,阐述了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之处 ,拓展了人们的认识空间。
4)  concept of marriage
婚姻观
1.
His ideas as to the relationship of man and woman and his concept of marriage agre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feminism.
劳伦斯为女性撰写的“人生指南”热情地激励她们去为自己最重大的目标存在而奋斗 ;他有关男人和女人关系的思想以及他的婚姻观 ,均符合女性主义的原则。
5)  view of marriage
婚姻观
6)  marriage [英]['mærɪdʒ]  [美]['mærɪdʒ]
婚姻观
1.
As a great writer in literature history,Jane Austen s prominence is not just her achievements of literature,but her thoughts on women s marriage still has its significance of reality today.
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她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
2.
This dissertation is a marriage change in a region of the Jianghan plain of Hubei province.
本文是对1949—2007年江汉平原力村婚姻生活变迁所作的研究,集中探讨宏观政治变革背景下村民婚姻生活及其婚姻观念的变化。
3.
The present study selectes 400 undergraduates randomly,and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undergraduates’view on love,marriage and sex and enfluential factors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questionnaires.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了400名大学生对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性观念三个方面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补充资料:《开明文学新刊》
      现代文学丛书。徐调孚主编,共53种,包括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和文艺论著。自1935年12月至1948年11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开明文学新刊》开始编辑出版的是文学新著,以后在继续编刊文学新著的同时,也将在开明书店及其他出版社已出版的一些文学作品编入。
  
  《开明文学新刊》编选的作品,以散文集为多,占25种。"五四"以来一些著名散文作家的散文集都先后编入这套丛书,如朱自清的《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茅盾的《速写与随笔》,叶绍钧的《未厌居习作》,夏丐尊的《平屋杂文》,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巴金的《海行杂记》、《点滴》、《怀念》,师陀(芦焚)的《看人集》、《江湖集》等,同时还辑有《周作人散文钞》、《鲁彦散文集》、《灌木集》(李广田)等散文选集;其次是小说,有18种。除辑入1935年以前出版的叶绍钧的《倪焕之》,王统照的《山雨》外,还收有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宋霖(胡子婴)的《滩》,艾芜的《我的青年时代》等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收有老舍的《蛤藻集》,张天翼的《追》,周文的《爱》,陈白尘的《茶叶棒子》,钱钟书的《人·兽·鬼》,许杰的《别扭集》,蒋牧良的《强行军》等;戏剧收有茅盾的《清明前后》,顾仲彝的《梁红玉》,周贻白的《花木兰》等6种;诗歌收有臧克家的《烙印》等2种;文艺论著收了朱光潜的《我与文学及其他》和李广田的《诗的艺术》。
  
  《开明文学新刊》于30年代中期开始编印,经历了抗日战争,至40年代后期停编,持续10多年,所收大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优秀作品,曾重印多次,成为广大读者喜爱的读物,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