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
1)  The Fourth Lateran council
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
2)  synod [英]['sɪnəd]  [美]['sɪnəd]
宗教会议
3)  The Second Teaching Conference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1.
Based on the essence of The Second Teaching Conference of Guangdong Peizheng College, incorpo- rated with the reality in the Dept.
本文按照广东培正学院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经济学系的实际情况,对今后四年经济学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了认真的规划。
4)  Oecumenical Councils
公会议(宗教)
5)  Forty ninth Session
第49次会议
6)  the tenth meeting
第十次会议
1.
The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8 items of main achievements in the tenth meeting,6 chiefs experiences and 6 suggestions on the foundation of brief review especially fulfillment of the ninth forestr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inland.
本文在简要回顾中芬林业合作特别是落实第九次中芬林业合作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第十次会议的8项主要成果6、点主要体会与6条建议。
补充资料:拉特兰条约
      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政府和罗马教廷在罗马城拉特兰宫签订的条约。1870年意大利王国政府军队占领罗马,消灭了教皇国。教皇宣布自己被囚禁。教廷与意大利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见梵蒂冈历史)。1922年B.A.A.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后执政,积极与罗马教廷和解。经谈判,墨索里尼与教皇庇护十一世的代表枢机主教P.加斯帕里签订该条约,条约共27条,规定了意大利国家与教皇教廷的相互关系。教廷承认意大利国家及其首都罗马的地位,意大利承认教皇的权威和教廷对梵蒂冈的主权,教皇拥有世俗统治权、外交权、与外国自由来往权。同时对拉特兰宫和十几座教会建筑有治外法权和免税权,意大利给予教廷一笔赔偿金。条约于1929年6月7日生效。从此,教皇治下的梵蒂冈正式确立。1948年意大利共和国新宪法附入此条约,予以确认。此条约还附有一个45条的协定,规定天主教为意大利国教,罗马为天主教中心与朝觐地。意大利大主教、主教任命需意大利政府批准,大主教、主教须为意大利人,忠于意大利国家。意大利免除教士、修士服兵役与陪审义务。国家承认天主教结婚仪式合法,但应允许公民选择政府登记结婚。初级与中级学校开设宗教课,由教廷审定教师与教材。国家任用教士需教会批准。意大利政府于1978年取消天主教作为国教的地位,1984年与梵蒂冈教廷达成修改协定的协议,迄今此条约基本上仍有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