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安事变前
1)  before the Sian Incident
西安事变前
2)  Xi an Incident
西安事变
1.
On the Historical Reason for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Xi an Incident;
浅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原因
2.
Zhou Enlai s Contribution to Policy of Peaceful Settlement of Xi an Incident;
周恩来对中共确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贡献
3.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International Opinions during Xi an Incident;
西安事变时期国际舆论新论
3)  xian incident
西安事变
1.
Think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ang Xueliang and XiAn Incident in View of His Personality;
从张学良的个性看他与西安事变
2.
Xian Incident shocked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西安事变是震惊中外的事件,这一偶然事变反映了当时中国走向国内合作,全民族抗日的历史必然。
4)  the Xi an Incident
西安事变
1.
General Yang Hucheng and the War-and-Peace Issue after the Xi an Incident;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善后中的战和问题
2.
Profound Reasons for the Release of JIANG Jie-shi from ZHANG Xue-liang in the Xi an Incident;
西安事变张学良释蒋送蒋的深层动因
5)  Xi'an Incident
西安事变
1.
The 104 Days of Resourcefulness,Decisiveness,and Hardship——Zhou Enla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In Peaceful Solution of the Xi′an Incident;
机智、果敢、艰辛的104天——周恩来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卓越贡献
2.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i′an Incid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
西安事变与西北政局的演变
3.
Zhang Xueliang′s Motif of Launching the Xi′an Incident in Terms of Change of his View of the Nation;
从国家观演变看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心结
6)  Sites of the Xi'an Incident
西安事变旧址
补充资料: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的事件。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布《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人民的抗日运动进入新的高潮,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担负剿共任务的东北军与西北军厌恶内战,力主抗敌,在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推动下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两军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等开始与共产党及红军发生联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团结抗日的政治基础。
    
   

《西北文化日报》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蒋介石于1936年12月4日飞抵西安,要挟张、杨:如不加紧“剿共”,即将张、杨两部分别调往安徽、福建,由中央军进驻西北。张、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蒋加以拒绝。两位爱国将领遂毅然决定实行兵谏。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的卫队交火。蒋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张、杨于12日当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总部”,成立抗日联军西北临时军事委员会,张、杨分任正、副委员长。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帝国主义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和英、美在华利益。宋子文、宋美龄委托英籍顾问端纳飞西安探视情况。16日,何应钦就任“讨逆军”总司令,并相应作了军事部署,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安各界民众游行,拥护张学良、杨虎城联合抗日的爱国行动


   
   中共中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17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与张、杨恳切会谈,并接见各方人士,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22日,宋子文、宋美龄飞抵西安开始与张、杨及中共代表会谈。24日,达成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障人民权利,联共抗日等项协议。周恩来曾会见蒋介石,蒋表示以人格担保,履行上述协议。25日下午,张学良护送蒋介石飞离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团结抗日,中国由此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到全国抗战的伟大转变。但蒋介石后来背信弃义,使张学良遭长期监禁,杨虎城惨遭杀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