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女子跳高
1)  women high jumpers
女子跳高
1.
Three heights of the elite women high jumper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been compared.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的三个分高度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H2 优于世界优秀选手 ,但H1和H3 尚有明显的差距 ,这是影响我国女子跳高成绩的主要技术因素 ,分析认为 ,缩小这一差距的办法是加大腿臂的摆动幅度和起跳腿的蹬直程
2)  women pole vaulting
女子撑杆跳高
3)  female pole vault
女子撑竿跳高
1.
This paper retrospects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China s female pole vault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whole level of female pole vault athletes.
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发展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我国目前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和总体水平做了总结分析,指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Authors aim at describing the biommechanics of the female pole vaulting by analysing the basic technique of this event,and hope that those results will be hepful for coaches and vaulter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hnique of this event, and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technical corrections directly after observing the errors of the athlete s techniqu
通过分析女子撑竿跳高一些较为普遍的技术动作来描述女子撑竿跳高的生物力学, 以便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更好地理解此项运动的动作技术, 使教练员能更好地鉴别动作技术的错误, 然后快速作出适当的校正。
4)  female flop jumpers
女子背越式跳高
1.
The author use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athletic biomechanics to analyze the last three steps movement of some female flop jumpers of different ranks .
通过高速摄影获取部分不同等级女子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技术的数据,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她们倒数第三步到起跳时,身体重心的前倾角、后倾角、内倾角、助跑方向角以及它们的变化,支持时间、腾空时间、步频步长、蹬伸离地瞬间水平速度以及它们的变化。
5)  elite female high jumpers
女子跳高运动员
1.
Based on the skill parameter of the elite female high jumper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have compared,this article probed in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swing skill played in back style,that is, the reasonable swing skill not only enhanced H 1 and H 2,but also prepared for making the most suitable optimum H 3.
以我国与世界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技术参数为依据 ,探讨了摆动技术对提高背越式跳高成绩的重要性 ,合理的摆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H1 和H2 的值 ,而且为选择最适宜的H3值创造了条件。
6)  Female pole vaulting
女子撑竿跳高
1.
Female pole vaulting first came into being after the ninth modern Olympics.
女子撑竿跳高运动最早产生于第九届现代奥运会后,芬兰女子选手创造了第一个女子撑竿跳高成绩。
补充资料:撑竿跳高
撑竿跳高
pole vault 
    运动员持竿在快速助跑中,将竿插穴起跳,借助撑竿的支撑与弹力,使身体越过横竿的一种田径运动项目。撑竿跳高由原始的撑竿跳跃演变而来,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开始于18世纪中叶,1896年第1届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撑竿最早用木竿,19世纪末20世纪初,采用重量轻、弹性较好的竹竿。1924年采用木制插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使用坚固的金属竿。1962年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正式批准使用弹性强的尼龙竿。落地区铺设长5米、宽5米的海绵垫。这些设备器材的改革,促进了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
   
   

撑竿跳高比赛

撑竿跳高比赛


   
   比赛时撑竿折断不算试跳失败,可以再跳一次。起跳后握竿的上手不得再向上移动,下手移动也不得超过上手。运动员试跳前可以要求前后移动跳高架,但向前移动不得超过40厘米,向落地区方向移动不得超过80厘米。撑竿跳高的完整技术是由持竿助跑、插竿起跳、悬垂摆体、后翻举腿、引体转体、过竿和落地等环节组成。握竿的高低,与助跑速度、技术水平、身高、臂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两手握距一般约70~90厘米,助跑距离在35~45米之间。助跑要求快速、平稳、自然有力。在助跑最后3步中完成降竿、举竿和插竿起跳等一系列动作。起跳点应在握竿投影点前约5~10厘米处。起跳角度约为70°~75°。起跳时右臂伸直,左臂屈成90°,左手抵住撑竿。进入悬垂阶段身体要保持短暂的反弓姿势。在身体前摆中起跳腿向摆动腿靠拢,然后以肩为轴做团身后翻举腿动作。当撑竿将要伸直时两臂沿撑竿纵轴向下做快速有力的拉引,在髋和两腿贴近撑竿上举中向左转成单臂倒立姿势。当大腿腾越过竿时,小腿下压,紧接着做收腹、含胸、低头等动作,使躯干和头依次以弧形过竿,然后团身落在海绵垫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