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品格性伦理道德思想
1)  characteristical moral and ethical thought
品格性伦理道德思想
2)  political moral and ethical thought
政治性伦理道德思想
1.
After coming into the mature period,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oral and ethical thought has become more complex, forming two branches as political moral and ethical thought and characteristic one, which are the opposites, supporters and growth and decline between each other.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进入成熟期后 ,内涵日益复杂化 ,形成政治性伦理道德思想和品格性伦理道德思想的庞杂分支 ,而且互为对立、互为支持、互为消长。
3)  moral and ethical thinking
道德伦理思想
4)  Confucius moral and ethnic ideology
儒家伦理道德思想
5)  traditional ethical and moral thoughts
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6)  thinking on sexual morality
性道德思想
1.
Zhou Jianren s thinking on sexual morality at the late "May 4th" is profound and prospective.
"五四"后期,周建人的性道德思想内容丰富,具有前瞻性。
补充资料:道家伦理思想
      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消极无为的人生哲学和"超善恶"的道德学说。主要代表是老子和庄周,主张"为我"的杨朱和主张"情欲寡浅"的稷下、黄老之学,属于这种伦理思想的支派。
  
  老、庄认为,无为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人应该以"道"为法,清静无为,朴素自然,保持无知、无欲、无争的状态,这是人性之"常然"。达到并保持这种境界,就是与"道"合一,也就做到了"体道"。世俗的所谓仁、义、孝、慈等道德法则和规范,不过是废弃"大道",丧失"素朴"的结果。因为这些道德原则和规范会"撄人之心","逆物之情",诱使人们追名逐利。尤其是礼这一规范,更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人类道德蜕化的结果和表现。因此,老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去利",每日减损知识和俗望,而"复归于婴儿"。庄周则把仁义之端、善恶之别、是非之辩以及生死利害等一切现实矛盾都看成是人生的桎梏,并用相对主义论证其虚幻性。他追求一种个性绝对自由的人生理想,主张通过"心斋"、"坐忘"等神秘的"体道"工夫,使人们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达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是非好恶之情,忘利害之端,超出善恶之境,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神秘精神境界。
  
  在道家的伦理思想中,还包含着保全自身的处世方法。老子主张懦弱谦下,提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认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周提出,人应该"无所可用"以成已之"大用"。他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道家伦理思想源远流长,法家曾受其影响,汉初黄老学和魏晋玄学中的伦理思想更是它的直接发展。后来,它又作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融入宋明理学中,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伦理思想的支柱之一。它对仁义等封建道德规范所作的批判,对"至德"之世的幻想,特别是庄周所阐发的那种追求个人自由的愿望等等内容,为后来各代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失意者所吸取,对人民群众起了思想上的腐蚀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