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文秀
1)  Gao Wen-xiu
高文秀
2)  Excellent thesis
优秀论文
3)  Splendid culture
优秀文化
4)  witticism culture
秀句文化
1.
One of the various reasons for the prosperity of 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 was succeed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witticism culture of the former dynasties.
唐诗鼎盛有诸多因素,对于六朝秀句文化的承绪与光大,亦为要因之一。
5)  excellent poems and literary works
优秀诗文
6)  Elegant and handsome
文雅清秀
补充资料:高文秀
      元代杂剧作家。东平(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录鬼簿》记他是"东平府学生员,早卒。都下人,号小汉卿",可知他的年辈低于关汉卿。所作杂剧34种,今存5种:《黑旋风双献头》、《保成公径赴渑池会》、《须贾大夫谇范叔》、《好酒赵元遇上皇》和《刘玄德独赴襄阳会》。《周瑜谒鲁肃》存第 2折曲文。高文秀有不少描写梁山英雄的剧作,其中以"黑旋风"为主的就有8种,《双献头》(有脉望馆钞校本及《元曲选》本,后者作《双献功》)即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描写李逵化妆为庄稼后生,保护宋江的结义兄弟孙孔目到泰安神州进香。孙孔目被陷入狱,李逵入监探视,设计摆布牢子,救出孙孔目,最后,杀死了陷害孙孔目的白衙内和郭念儿,回山献头。李逵是一个性格莽撞、"身似碑亭"的人物,这次行动因受宋江嘱托,却处处小心在意、忍事饶人。作品刻画他粗中有细,别开生面。尤其是第3折他假装痴呆捉弄牢子的场面,细节描写生动,有很强的戏剧效果。
  
  《渑池会》和《谇范叔》的故事都取材于《史记》,并有所增饰。《渑池会》存脉望馆钞校本。剧本通过完璧归赵、渑池赴会、廉颇负荆三个主要事件,塑造战国时代政治家蔺相如的艺术形象。在强暴的秦昭王面前,他不顾生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而当受到同僚、大将军廉颇的误解和凌辱时,则能顾全大局,不计私怨。《谇范叔》有《古今杂剧选》、《元曲选》、《酹江集》等明代刊本,亦作《谇范睢》,描写战国时辩士范睢随魏大夫须贾出使齐国,受到齐大夫驺衍的尊重,须贾却怀疑他与齐国有私。回国后,须贾向丞相魏齐告密,将范睢打得昏死后丢入厕坑。后来范睢逃往秦国,化名张禄,当了丞相。须贾奉使前去祝贺,风雪中见到化妆为贫士的范睢,发出了"范叔一寒如此哉"的嗟叹,赠以绨袍一领。范睢见须贾还有一点故人情义,又经各国使臣说情,便饶恕须贾,放他回国。论者认为这是一部为书生扬眉吐气的作品。
  
  《好酒赵元遇上皇》存元刊本及脉望馆钞校本。赵元好酒,受到岳父和妻子的嫌弃。当地府官意欲夺取他的妻子,遣他往西京递送公文。赵元途遇风雪,延误了期限,该问死罪。由于他曾经在酒店巧遇化妆为白衣秀士的赵上皇(宋徽宗),并结为兄弟,得以逢凶化吉,被任为南京府尹。明抄本中,剧中人物赵上皇改作赵匡胤。金院本名目有"上皇院本"10余部,均已佚失。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的故事题材可能与院本有联系。此剧传说色彩相当浓厚。赵元镇日酒醉醺醺,但他对官场、世事的议论却颇为清醒,带有一定讽喻意味。《襄阳会》存脉望馆钞校本,叙说三国时刘备的故事。前两折写刘备应刘表之邀,赴会襄阳;后两折写徐庶扶助刘备,大败曹兵。高文秀剧作取材较广,戏剧性强,对后世戏曲颇有影响。如明代传奇《绨袍记》(原作者不详,顾觉宇改编)及京剧、川剧演出的《赠绨袍》,李玉《连城璧》传奇及京剧《将相和》,都与《谇范叔》、《渑池会》有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