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民俗语言学
1)  folklore linguistics
民俗语言学
1.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striking difference in the appellation of social intercours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rom folklore linguistics.
本文拟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在社交称谓方面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 ,揭示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传统是制约这种差异的根源 ,探讨了中英社交称谓的语用差异和文化内
2)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言语民俗学
1.
With it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
言语民俗学以其人类学视角的话语分析对当代语言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  folklore language
民俗语言
1.
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f folklore language and promoting TCSL could increase the learners sensitivity to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nation s folklore culture.
加强民俗语言研究 ,促进对外汉语教学 ,可以增加学习者对异民族民俗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克服跨文化言语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对某些语言的误解或语用失误 ,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2.
Strengthening the studies of folklore language and promoting TCSL could render the learners more sensitive to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nation s folklore culture.
民俗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内涵 ,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民俗语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4)  linguistic folklore
语言民俗
1.
A scientific survey on linguistic folklore can t neglect it s folklloristic context in which folk language has formed and worked.
民俗情境是语言民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民间语言的科学考察不能脱离其产生和运作的情境。
5)  perspective of lay language
民俗语言观
1.
The text, starting wit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s well as layness and grace, believes that Liu Xie establishes his initial perspective of lay language in his great work Wen Xin Diao Long after a study is made of the book.
文章从语言与文学、俗语与雅言等辩证关系入手,通过对《文心雕龙》中有关通俗文学及民俗语言文化等相关文献材料的分析研究,认为刘勰在其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中已客观地形成了其初具规模的民俗语言观。
6)  Linguistics and Folklore
语言与民俗
补充资料: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团体。1930年夏秋间,由江绍原、钟敬文、娄子匡、钱南扬等在杭州发起成立。学会除杭州总会外,在浙江绍兴、宁波、吴兴、永嘉等县,及广东、福建、安徽、四川等地先后建立了分会。
  
  学会以搜集、研究各地、各民族风俗、习惯、信仰、传说、 故事、 歌谣、谚语等为宗旨。先后出版了《民俗》周刊(100多期),《民间月刊》(12期)等。这些刊物主要发表关于各地风俗、信仰、民间娱乐活动等材料和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还出版过"月光光歌谣专辑"、"老虎外婆故事专辑"(《民间月刊》)、"歌谣专号"、"巧女故事专号"、 "女俗专辑"、 "紫姑神专辑"(《民俗周刊》)以及《新年风俗志》、《巧女和呆娘的故事》、《李调元故事》、《民俗旧闻集》、《中国民谭型式表》等书。
  
  各地分会也都有自己的刊物,如《民俗》周刊(浙大)、《民俗旬刊》(宁波、福州)、《民俗周镌》(湖州)、《民俗半月刊》(湖州)、《民俗周刊》(绍兴、潮州、厦门、徽州、重庆)、《民俗》(漳州)。在总会和各地分会刊物上经常发表论文和作品记录的人员,有江绍原、娄子匡、 钟敬文、 钱南扬、朱自清、赵景深、叶德钧、叶镜铭、 曹松叶、 翁国梁、孙佳讯、钱小柏、钱巽盦、林培庐、谢云声、张长弓、清水、袁洪铭、樊等。
  
  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从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断。学会各种刊物继承了"五四"新文化的优良传统,重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它继20年代末期广州中山大学成立的民俗学会之后,扩展了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术活动,成为30年代民俗、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