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历史学和语言文学价值
1)  History and Language values
历史学和语言文学价值
2)  the aesthetic and historical value
美学和历史价值
3)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
1.
With the help of th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broke away from the old background.
历史语言学的最大功绩在于使中国的传统语言学摆脱了旧有参照系的束缚,将研究对象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坐标系中,从而更有利于对古汉语真实面貌的探求。
2.
Trough the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we can investigate the model of Chinese dialect phonetic change.
通过历史语言学方法论的发展,来探究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方式,并比较同质的历时研究时期和异质的历时研究时期方法论的不同之处,可以发现汉语方言语音变化的某些规律。
3.
The reason is that the study of Chinese dialects affects the fields of phonetics, phonology, grammar, semantics,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hilology,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change.
汉语方言学在过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因为汉语方言的研究,跟对语音学、音系学、语法、语义、历史语言学、文字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化等范畴都重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4)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文学和历史
5)  philology [英][fɪ'lɔlədʒi]  [美][fɪ'lɑlədʒɪ]
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
6)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历史比较语言学
1.
The orogin of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历史比较语言学方法论溯源
2.
Saussure s structural linguistics theory is based on inheriting and criticizing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and is mainly embodied in his youth.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是在继承和批判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must start from 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nd structuralist linguistics, which can outline the development of linguistic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要了解语言学的发展 ,就要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而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 ,就基本了解了欧美语言学发展的全貌。
补充资料:语言和文学形象


语言和文学形象
language and literary images

  语言和文学形象(language and literaryimages)语言文字符号从感性认识形成表象后,由于抽象概括的方式不同,既可上升为概念,也可上升为表象的集合或典型形象。语言艺术中的形象首先产生于作者和读者头脑中的表象活动,语言则是表象外化的手段和传达的媒介。正因为此,它和其他艺术不同,文学形象表现是间接的。艺术语言要有效地引导读者进行想像,就要注意形象直观表现上的鲜明和形象内质表现上的含蓄。这是一对矛盾,它统一于所要表现的事物特征的揭示上。外部特征揭示得鲜明,读者就获得了想像的方向;内部特征表现得含蓄,读者就获得了想像的天地。两者的有机结合,就达到了格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界。作者通过下列方式用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形象的特征以启发和诱导读者的想像,诸如强调和夸张、反衬和对比、比喻和象征等等表现手法。总之,通过对事物的比较,使某一形象特征突出来,通过读者的联想与想像,形成鲜明的表象,体会内在的意蕴。既形象鲜明,又表现含蓄,这是语言塑造文学形象,诱发读者联想、想像而去探索意蕴,动情共鸣的“奥秘”所在。文学美育功能基础也在于此。 (梁息全撰匣巫置{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