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1)  Irish Renaissant Movementof Literature and Art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
2)  the Irish literary revival
爱尔兰文艺复兴
1.
During the Irish literary revival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the great achievement of damma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突出成就不容忽视。
3)  Ireland's literary revival movement
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
4)  the Irish dramatic movement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爱尔兰戏剧复兴运动
5)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
On Comparison or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in China and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比较
6)  Irish national movement
爱尔兰民族运动
补充资料:爱尔兰文艺复兴
      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爱尔兰人民的民族意识普遍高涨,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如著名的"新芬"社团、盖尔学会、爱乐兰运输工人总工会等)纷纷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行自治,终于在1937年通过新宪法宣告独立。与政治上的民族独立运动相呼应,爱国的作家为复兴爱尔兰的民族文学、语言、艺术大声疾呼,并创作了大批表现爱尔兰人民生活、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文艺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中心人物是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围绕着他的主要作家有格雷戈里夫人(1852~1932)、A.E.(即乔治·威廉·拉塞尔,1867~1935)、约翰·密灵顿·辛格(1871~1909)、肖恩·奥凯西(1880~1964)以及詹姆斯·乔伊斯、弗兰克·奥康诺、肖恩·奥费林等人。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突出成就主要是在戏剧方面,1904年春建立的“阿贝戏院”可以说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以叶芝为首的"爱尔兰戏剧协会"的成立则为民族戏剧的发展组织了队伍;1902年首演获得成功的叶芝的《胡里痕的凯瑟琳》为爱尔兰民族戏剧的繁荣揭开了序幕。这一剧本以象征的手法指出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是造成爱尔兰贫穷、羸弱的根源,唤起了人民强烈的民族感。格雷戈里夫人的《散布消息》(1904年首演)是一出反映闭塞的爱尔兰农村生活的喜剧,《月出》(1907)则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辛格以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交错的手法写出了栩栩如生的爱尔兰农民与小手艺人的形象;他的《骑马下海人》(1904)、《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1907)、《补锅匠的婚礼》(1908)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奥凯西以下层市民的生活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广大民众在爱国热情鼓舞下为争取民族解放进行的斗争。
  
  诗歌方面,叶芝继承英国浪漫主义的传统,以民族诗歌形式描写爱尔兰人民的生活。A.E.在诗中讴歌爱尔兰传奇中的英雄和神,对其余诗人影响颇大。其他重要的诗人有帕德雷克·科勒姆、唐塞尼爵士等。
  
  小说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是詹姆斯·乔伊斯,他的《都柏林人》(1914)、《尤利西斯》(1922)深刻地反映了爱尔兰的社会现实。詹姆斯·斯蒂芬斯的《金坛子》(1912)曾是传诵一时的佳作。此外还有弗兰克·奥康诺、肖恩·奥费林,他们的小说创作也反映了爱尔兰人民的生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