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三饷加征
1)  taxation for soldiers' three kinds of pay
三饷加征
2)  imposition of rates
开征差饷
3)  rates charge
差饷征收率
4)  Collector of Rates
差饷征收官
5)  rates percentage charge
差饷征收百分率
6)  amount of rates chargeable
应征差饷数额
补充资料:三饷
三饷

    中国明末加派的辽饷、剿饷和练饷三项赋税的合称。①辽饷又称新饷,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主要用于辽东的军事需要。到四十八年止,按亩征收,一度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②剿饷为镇压农民起义的费用,主要也征自田土。原议只征一年,实际上从崇祯十年起,直到十三年才被迫停止。③练饷是崇祯十二年(1639)根据杨嗣昌的提议征派的,名义是训练“边兵”,加强九边各镇防御力量,实际是为了对付农民起义。三饷的加派反映了明末统治的腐败,使已经激化的社会矛盾更趋尖锐,并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曾下诏蠲免三饷,但没有认真实行,特别是辽饷中的九厘银,不久即被编入《赋役全书》,成为田赋的正式份额,终清一代,再未蠲除。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