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正反拉深复合模
1)  compound die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drawing
正反拉深复合模
1.
A compound die with forward and backward drawing was designed,which could draw the part in one step and guarantee the produced part to meet the dimensional and shape requirements.
针对球壳的具体结构,分析了该类球形零件的拉深成形特点及其传统成形工艺,据此设计了正反拉深复合模,有效改善了薄料的成形性能,一次性完成了零件的拉深,保证了零件的尺寸及形状要求。
2)  forward and backward compound drawing die
正反拉伸复合模
1.
Through the technological calculation of the wind wheel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xerted force, stress and metal flowing status when draw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the forward and backward compound drawing die was designed and improved in its structure, which ensure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art dimensions and eliminated some defects such as the material thickness becoming thinner.
通过对风轮本体的工艺计算及正反拉伸复合时的受力、应力及金属流动状态进行分析 ,设计并改进了正反拉伸复合模的结构 ,保证了零件尺寸要求 ,消除了料厚变薄等缺
3)  drawing and reverse drawing
正反拉深
1.
Combined process of drawing and reverse drawing in one step of engine oil filter shell
机油滤清器壳体的正反拉深复合一次成形工艺
2.
Complex drawing and reverse drawing forming of cylinder part basing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基于数值模拟的筒形件正反拉深复合成形
4)  bending drawing compound die
弯曲拉深复合模
5)  compound die combined the blanking and drawing processes
落料拉深复合模
1.
We design the compound die combined the blanking and drawing processes and set up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by Pro/E.
在扁袋笼顶盖零件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优化工艺为落料—浅拉深(小于内壁高)—冲孔—内翻边,重点介绍落料拉深复合模的设计和三维建模。
6)  reverse-drawing die
反拉深模
1.
Combination stamping process for squirrelcage unclosed and closed end face covering and design of reverse-drawing die;
鼠笼端面透盖和闷盖组合冲压工艺及反拉深模设计
补充资料:拉深模的基本原理

拉深模的基本原理(一)
  拉深是利用模具将平板毛坯或半成品毛坯拉深成开口空心件的一种冷冲压工艺。
  拉深工艺可制成的制品形状有:圆筒形、阶梯形、球形、锥形、矩形及其它各种不规则的开口空心零件。
   拉深工艺与其它冲压工艺结合,可制造形状复杂的零件,如落料工艺与拉深工艺组合在一起的落料拉深复合模。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拉深制品有:
  旋转体零件:如搪瓷脸盆,铝锅。
  方形零件:如饭盒,汽车油箱
  复杂零件:如汽车覆盖件。
圆形拉深的基本原理
一、 拉深的变形过程
  用座标网格试验法分析。
  拉深时压边圈先把中板毛坯压紧,凸模下行,强迫位于压边圈下的材料(凸缘部分)产生塑性变形而流入凸凹模间隙形成圆筒侧壁。
  观察拉深后的网格发现:底部网格基本保持不变,筒壁部分发生较大变化。
    1. 原间格相等的同心圆成了长度相等,间距增大的圆周线,越接近筒口,间距增大。
    2. 原分度相等的辐射线变成垂直的平行线,而且间距相等。
    3. 凸缘材料发生径向伸长变形和切向压缩变形。
  总结:拉深材料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凸缘部分,拉深变形的过程实质上是凸缘处的材料在径向拉应力和切向压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凸缘不断收缩而转化为筒壁的过程,这种变形程度在凸缘的最外缘为最大。
二、 各种拉深现象
  由于拉深时各部分的应力(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不一样,使拉深工艺出现了一些特有的现象:
  1. 起皱:
    A.拉深时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大到超出材料的抗失稳能力,凸缘部分材料会失稳而发生隆起现象,这种现象称起皱.起皱首先在切向压应力最大的外边缘发生,起皱严重时会引起拉度.
    B.起皱是拉深工艺产生废品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常的拉深工艺中是不允许的.常采用压力圈的压力压住凸缘部分材料来防止起皱.
    C.起皱的影响因素:
      a). 相对厚度:t/D
        其中t----毛坯厚度,D----毛坯直径
        判断是否起皱的条件:D-d<=2Zt, d ----工件直径.
      b). 拉深变形程度的大小
  但是在拉深变形过程中,切向压应力及凸缘的抗失稳能力都是随着拉深进行,切向压应力是不断增大,变形区变小,厚度相对增加,变形失稳抗力增加,两种作用的相互抵消,使凸缘最易起皱的时刻发生于拉深变形的中间阶段,即凸缘宽度大约缩至一半左右时较易发生起皱现象.
 2.变形的不均匀:
  拉深时材料各部分厚度都发生变化,而且变化是不均匀的. 凸缘外边缘材料厚度变化最大,拉深件成形后,拉深件的坯口材料最厚,往里逐渐减薄,而材料底部由于磨擦作用(拉深凸模与底部材料间)阻止材料的伸长变形而使底部材料变薄较小,而底部圆角部分材料拉深中始终受凸模圆角的顶力及弯曲作用,在整个拉深中一直受到拉应力作用,造成此处变薄最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