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宝鸡文理学院
1)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宝鸡文理学院
1.
An Analysis of Physique and Health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2.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by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cholars abstracted in Ei Compendex database;
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宝鸡文理学院学者论文统计分析
2)  Baoji University of artists and sciences teachers
宝鸡文理学院教师
3)  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 Sciences(Natural Science)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Journal of Baoj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5)  Liberal arts college
文理学院
1.
"Distinctive colleges":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ll residential liberal arts colleges in the U.S.A.
“与众不同的学院”:美国文理学院的特征分析
2.
Liberal arts college was the pioneer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nd is a distinctively American unit even in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hich owns a long history.
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先驱,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颇具特色的单元。
6)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重庆文理学院
1.
Thinking on the Campus 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 s Conjointly Building of the Three School Region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关于重庆文理学院三校区共建校园体育文化的思考
2.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f Birds in Xinghu Campu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鸟类调查初报
补充资料: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英]baoji arts and science college

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师为主,文、史、哲、理、工、管、法、教育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78年成立的宝鸡师范学院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位于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陕西省第三大工业城市——宝鸡。

学院现设政法、中文、历史、外语、教育、艺术、经济管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机电工程、计算机科 学、电子电气工程、地理科学和环境工程、体育和社会科学部等16个系(部),24个本科专业,涉及八大学科领域。另 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目前,在校生近万人。已为社会培养各类专 门人才2万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4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14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00余名。学院还聘请40多位国内外有名望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经常来院讲学。学院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先后出台了《宝鸡文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五“规划和实施办法》、《宝鸡文理学院关于重奖高层次科研成果暂行办法》、《宝鸡文理学院关于选拔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等措施,实施了“百名人才工程”,选拔和培养10名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20名学科带头人、30名学术带头人和40名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上“敢于竞争,敢于冒尖,敢于为人先”。近5年来,有近30位教师分别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中文系副教授、青年作家杨宏科(笔名红柯)还获得全国首届冯牧文学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学院设有中国西部减灾教育中心、城乡经济研究所、化工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人文科学研究所、周秦文化研究所等学术研究机构。有15名教授参与了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的6个学科、7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学院与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国的有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学院通过制定《重点学科‘十五’发展规划》、《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重点学科建设“十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目前学院学术气氛浓郁,科研成果丰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数学、地理学已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每年有近百篇论文被国际学术核心期刊sci,ei、美国《数学评论》,《化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新华文摘》、《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简介》和人大复印资料收录、转载。据2000年《中国青年》统计,1998年宝鸡文理学院教师人均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名列全国高校第16名。同时,学院一直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制定《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和《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等,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百门重点课程建设计划、教学督导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等,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强化教学实践环节,使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

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7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学术期刊《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均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9年创刊的《西部论坛》在全国产生良好影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