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充气磁谱仪
1)  Gas-filled Magnet
充气磁谱仪
2)  gas-filled time-of-flight spectrometry
充气飞行时间谱仪
3)  magnetic spectrometer
磁谱仪
1.
The hot electron magnetic spectrometer was developed and its principle, (designing) idea, structure and index were introduced.
研制了超热电子磁谱仪,介绍了谱仪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结构和主要技术指标。
2.
The hot electron spectrum was measured by using electron magnetic spectrometer during the interaction of ultrashort UV laser and solid plasmas.
利用超热电子磁谱仪测量了紫外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在无预脉冲、激光强度为1017 W/cm2 条件下,紫外超短脉冲激光与固体(Cu)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超热电子的能谱呈双温麦克斯韦分布,超热电子温度为81 keV,激光吸收的主导机制为真空吸收。
3.
The 2Q2D magnetic spectrometer operating at the BEPC-Linac test beam site consists of 2 quadrupole magnets, 2 dipoles and 2 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s.
试验束上 2Q2D结构的磁谱仪系统由 2块二极磁铁和 2块四极磁铁以及位置灵敏探测器组成 。
4)  Q3D magnetic spectrometer
Q3D磁谱仪
1.
When a high quality 127 I beam bombards the target, the recoils are detected by a Q3D magnetic spectrometer following a focal plane detector and a Δ E\|E telescope detector with a longitudinal double\|room ionization chamber.
用高质量的1 2 7I重离子束轰击薄膜或块材靶样品 ,利用Q3D磁谱仪及其焦面探测器和纵向型双电离室ΔE -E望远镜探测器两套探测系统 ,在前角区测量了靶中各种元素的反冲能谱 。
5)  magnetic beta spectrometer
磁β谱仪
6)  magnetic spectrograph
磁摄谱仪
补充资料:磁谱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磁性物质的磁导率μ(或磁化率ⅹ)成为复数,即μ=μ'jμ″(或ⅹ=ⅹ'jⅹ″),式中μ┡(或ⅹ┡)为实分量,μ″(或ⅹ″)为虚分量。实分量μ┡表示材料中磁能存储的程度,又称弹性或频散分量;虚分量μ″表示材料中磁能的损耗程度,又称非弹性或吸收分量。
  
  在磁场很弱的情况下,磁性物质的起始磁导率μo或起始磁化率ⅹo)与磁场频率f的关系称为磁谱。在20世纪初,便开始了铁磁物质的高频磁性的研究,并提出了复数磁导率和磁谱的概念。随着无线电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磁性材料高频特性的应用和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铁氧体材料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后,关于磁谱的研究和认识更加深入。附图是铁氧体等非金属磁性材料的磁谱示意图。
  
  一般说来,物质的磁性与外加磁场频率有密切关系,例如磁后效、磁弛豫、磁共振等。这些现象属于广义磁谱的范畴。通常所说的磁谱是指起始磁导率 μo与外加磁场频率 f的关系。产生磁谱特性的机制因频段不同而异,根据图可以把磁谱分为三个区域:低频区、高频区和超高频区。
  
  低频区(<106赫)磁谱。非金属磁性材料的磁导率实分量一般在这频区变化不大(对于金属磁性材料就有显著的变化),虚分量μ″的数值也很小。如果强磁体尺寸与电磁场在其中的波长相近(其中μo、εo、μ、ε分别为真空和媒质中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则会在强磁体中产生驻波,因而产生尺寸共振。这是图中曲线上有时在低频处出现μ″吸收峰(1)和μ┡频散(1)的原因。在设计低频磁性器件时,必须避免磁芯的尺寸共振。
  
  高频区(约106~108赫)磁谱。磁导率实分量μ┡随频率上升而很快下降,虚分量μ″出现最大值。这一段磁谱的机制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畴壁共振和弛豫。
  
  超高频区(108~1010赫)磁谱。其特征是磁导率 μ┡和μ″表现强烈频散和吸收(曲线中 3)。产生这段磁谱的主要机制为内部退磁场或磁晶各向异性有效场(见磁各向异性)引起的自然共振。一般在频率f>1010赫时,μ┡已趋近于1。
  
  对于一些亚铁磁性(见铁氧体)和反铁磁性材料,在频率高于1011赫时,还可能由内部交换场引起自然交换共振的频散和吸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