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傣族传统民居
1)  The Dai traditional dwelling
傣族传统民居
1.
The Dai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of Xishuangbanna have formed a set of uniqu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oneself in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建造技术。
2)  Dai national folk houses
傣族民居
1.
This text studies the Dai national folk hous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echnology.
本文从技术角度对云南的傣族民居进行了研究。
3)  New Dai Dwelling House
傣族新民居
1.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how the first New Dai Dwelling House with IMS system was built, and why some improvements had to be made to the IMS system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loca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ai Dwelling House.
本文介绍了IMS体系首次用于西双版纳州傣族新民居建设的具体情况,以及结合当地技术条件和傣族民居建筑特点对原结构体系所做的一些改进。
4)  traditional residence architecture
纳西族传统民居
5)  The Bai Traditional People's Houses
白族传统民居
6)  Tujia traditional houses
土家族传统民居
1.
The core of protection and continuation of Tujia traditional houses is to learn about its traditional concept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on the traditional houses,and to study the Tujia people which play a decisive role on people\'s behavior.
对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延续核心是要从这一民族自身的对民居有重要影响意义的观念入手,研究土家族的孝的思想对人行为起的决定作用。
补充资料:傣族佛教
      中国云南省傣族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亦称"小乘佛教"。信仰此教的还有布朗族、德昂族、部分阿昌族、佤族和少数彝族。
  
  公元1~2世纪之间,印度佛教中分裂出主张"普渡众生"的大乘教派,将原来只求自我解脱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称为小乘。小乘佛教后来传至斯里兰卡,继而传到中南半岛和中国云南省。关于此教最初传入傣族地区的时间,看法不一,主要有"盛唐时期"和"明初"两种说法。
  
  傣族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继承上座部关于人空法有的理论,以在现世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提倡信徒出家过禁欲生活,脱离烦恼业报的束缚,导致自我解脱,达到涅槃。为此,要求对佛与僧进行奉献和布施。
  
  傣族佛教分为几个宗派。在西双版纳的属润派,其内部又分为摆坝(山野派)和摆孙(田园派)两支派。在德宏和临沧一带的分为摆庄、多列和左抵等派。各派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戒律方面。摆孙、摆庄戒律较宽,寺院建于村内热闹地带,僧侣和信徒人数较多;摆庄派的一般僧侣可食肉、吸烟,乘车骑马,自由出入民家。摆坝、左抵、多列戒律严格,僧侣衣食简朴清苦。摆坝派僧侣原来隐居山林,终生独处。左抵派僧侣皆集中一处,由大佛爷率领过着集体而定期流动的生活。左抵、多列两派由于禁止杀牲食肉,信徒皆不饲养猪、鸡。
  
  各派佛教的僧侣皆划分为几个僧阶。西双版纳佛教僧阶有九级之多,其他各派也各有数个僧阶。过去傣族的文化教育由寺院垄断,男子只有入寺为僧,才有可能通过宗教教育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西双版纳傣族男子从七、八岁起一般都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成年后多数还俗为民,成家立业,少数留寺深造,按僧阶继续晋升,成为终身僧侣。
  
  按照小乘教义,有二法不可违,一为佛法,一为王法,故历史上傣族佛教与傣族封建统治者关系密切。据傣文《泐史》记载,西双版纳第一代首领叭真入主该地时,已有"至尊佛主"之称。统治阶级借宗教势力巩固其统治,推行其政策法令,他们多在宗教节日决定重要政治措施或任免下属官员,高级僧侣晋升时要接受土司的赐封或得到认可,佛教寺院则授予封建统治者以高级僧阶的尊称。由于这种关系,使傣族佛教的传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上而下传播,得到统治势力的大力扶持;二是在其传播地区具有全民性, 对人民的政治、 经济、文化产生过深刻、巨大的影响。
  
  由于小乘佛教适合傣族农村自然经济的特点,过去一切宗教活动都具有村落共同体的性质。每个村寨都有寺院,僧侣的物质生活由本村群众供养,寺院还通过斋期和宗教节日,接受世俗信徒的布施。宗教活动颇为频繁,泼水节期间,要进行浴佛、堆沙、听佛爷讲经等奉佛活动;在傣历九月十五关门节至十二月十五开门节的3 个月净居期内,要举行多次佛会;此外几乎每月还有种种祭佛参僧活动。
  
  
  
  傣族佛教保存的经典甚为丰富,所译三藏佛典包括经、律、论中相当多的经典,还有不少藏外典籍。这些经典中有一部分是用傣文字母音译的巴利语写本,保存了小乘佛典比较早期的面貌,还有一部分是傣族僧人根据佛教教义加以阐发的著作,其中记录了许多傣族地区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材料。西双版纳及孟连、耿马等地的经典大多刻写在贝叶上,称为"贝叶经",其他地区多写在当地制作的构皮棉纸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