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oad Intensity
载荷烈度
2)  load
载荷
1.
Effect of load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drill derrick;
载荷对石油钻机井架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2.
Wave load calculation for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半潜式平台的波浪载荷计算
3.
Effects of Load on the Abrasion Property of Particulates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载荷对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
3)  Loading
载荷
1.
Study on Vibration Response of Floodgate to Loading Produced by Underwater Blasting;
水下爆破载荷引起坞门振动响应试验研究
2.
Excavator loading simulation for hard-rock cutting;
掘进机截割硬岩的载荷模拟研究
4)  loads
载荷
1.
Effect of different loads on the formation of self-repairing film on the surface of 45~# steel;
不同载荷对45~#钢表面自修复膜成膜影响
2.
It may solve the problems of maximum stress and maximum deformation of cantilever beams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under arbitrary loads.
本文提供了一种求解变截面悬臂梁在任意载荷作用下最大正应力及最大变形的方法。
3.
A new analy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rotor dynamic loads.
建立了计入动力入流的旋翼动载荷分析模型,在旋翼模型试验台上进行了悬停状态总距激振的铰接式旋翼动态升力实验研究,理论计算与试验吻合很好。
5)  payload
载荷
1.
Introduction of payload for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s on seismic satellite;
地震电磁卫星载荷及现状
2.
In this paper from analysis for the expressions of characteristic velocity for multi-stage rocket,it point out the consistency for the question for payload s lightened and the question for the fewest fewest propellant plan.
通过对串联型多级火箭的特征速度表达式的仔细分析,指出当多级火箭的载荷减小时,如何重新最佳地分配各级推进剂的量以达到原来的速度要求。
6)  oil tube load
油管载荷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 ,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从概念上讲,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1985年新疆乌恰地震造成的地裂

1985年新疆乌恰地震造成的地裂

表:中国地震烈度表

表:中国地震烈度表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评定烈度的高低,有必要制订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规定的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D0984_4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地震烈度表(见表)。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观后果为依据来划分烈度等级。但宏观烈度表不论制订得如何完善,终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据,不能排除观察者的主观因素。为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物理标准来评定烈度,这种物理标准既要同震害现象密切相关,又要便于用仪器测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峰值。因为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力造成的,而惯性力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