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东北夏季气温
1)  summer temperature over northeast of China
东北夏季气温
2)  summer of Northeast China
东北夏季
3)  winter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东北冬季气温
1.
The interdecadal relationship of AO, arctic sea ice and winter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between 1950s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onthly mean air temperature data at 160 stations in China, AO indices,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the monthly mean sea ice intensity data from UK/GISST of Hadley center of English.
利用中国160站气温资料、北极涛动指数、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月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高度场、风场资料及英国Hadley中心的UK/GISST资料集中的月平均海冰密集度资料,诊断分析了19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初北极涛动、极冰与东北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1) 近50年东北冬季气温与冬季AO(Arctic Oscillation;北极涛动)均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4)  summer temperature
夏季气温
1.
surrounding Taklimakan Desert have shown a good correlation,basically in summer temperature,for a compa.
通过对西昆仑山崇测冰芯记录中近百年稳定氧同位素(δ~(18)O)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在冰芯资料与塔克拉玛干周围气象台站夏季气温记录在可比的30~40年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the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summer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are empha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1951—2000年中国160个站月平均气温资料,选出东北地区20个代表站,在分析东北气温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东北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
3.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ummer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have been calculated.
利用东北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计算了夏季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表明东北地厂西部夏季气温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5)  Summer air temperature
夏季气温
1.
Summer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 from 1951 to 2007 in northern China
1951—2007年华北地区夏季气温变化特征
2.
By using the most entire observa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summer air temperature in 1961—2005 in Xinjiang Region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factors causing these vari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利用1961—2005年新疆地区最为齐全的整编台站观测资料集,分析了新疆地区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引起这种时空变化的大气环流因子。
6)  Northern boundary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东亚夏季风北界
补充资料:东北1947年夏季攻势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在长春至沈阳段、沈阳至吉林段、锦州至承德段铁路两侧地区对国民党军实施的战略性反攻作战。
  
  1947年春,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其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被粉碎后,加强了各要点的防守,企图巩固占领地区,继续分割东北之东、西、南、北满和热河、冀东各解放区,待关内援军到达后,再相机发动局部进攻。此时,国民党军在东北有8个军(含相当于军的青年军第207师)计23个师(旅)36万人,地方保安团队12万人,共48万人。其部署是:以新编第 1军、第71军与第13军第54师担任永吉(今吉林)、德惠、农安、双山、通辽一线的防御;以第13军第 4师和第93军(欠1个师)控制热河与北宁铁路(今北京至沈阳),保持关内外联系;集中第 207师,第52、第60军和第93军暂编第20师,控制在沈阳及其以南、以东地区,新编第6军(欠1个师)位于本溪、鞍山地区执行机动任务。
  
  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的指示,为打通南满和北满的联系,从根本上扭转东北战场的形势,并配合关内各战场作战,决心集中南满、北满主力,于5月中旬发动夏季攻势。当时,民主联军有 5个纵队计15个师和11个独立师24万人,地方武装22万人,共46万人。战役计划是:第1步,从多方向对国民党军防御薄弱部分实施突击,歼灭分散孤立之敌,收复小城市和广大乡村。以在北满的第1、第2纵队和独立第1、第2师向长春、四平间实施进攻,尔后向四平以南攻击前进;以在南满的第3纵队、第4纵队第10师和南满独立第2师,向草市、山城镇地区实施进攻,随后由梅河口向四平方向发展;以在西满和东满的部队分别向郑家屯和永吉以东地区进攻;以冀察热辽军区部队向锦州至承德铁路和北宁铁路滦县至山海关段出击,配合主攻方向作战。第2步,集中兵力在敌防御纵深内展开机动作战,相机夺取中等城市。
  
  战役第一阶段  东北民主联军向分散的守备薄弱的国民党军进攻。第1、第2纵队和独立第1、第2师由扶余、大赉地区南下,奔袭长春以西地区。5月13日,第2纵队第4师突然包围怀德(今怀德镇),第5师于怀德以南阻击四平方向的援军,第1纵队和独立第1师于新开河东岸阻击长春方向的援军。西满 3人独立师奔袭郑家屯以北的玻璃山和双山,钳制第71军第87师。17日,第4、第6师攻克怀德,全歼守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30师第90团和保安第17团。此时,国民党两路援军企图后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即令第1、第2纵队迅速攻击由四平出援至大黑林子地区的第71军主力,激战12小时,至18日歼灭第88师全部和第91师大部。随后,第 1纵队占领公主岭、郭家店和陶家屯,第2纵队奔袭昌图,歼灭守军2个团。与此同时,在南满的第 3纵队主力于14日攻克山城镇、草市,歼灭第60军第184师1个团和暂编第20师一部,切断了沈阳至吉林铁路线。杜聿明遂集中 6个团的兵力向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侧后反击。第3纵队和第4纵队第10师于16~17日在南山城子地区将其击溃,并歼灭新编第22师一部。此时,守备战略要点梅河口的国民党军陷入孤立,东北民主联军抓住战机,以第 4纵队第10师和第3纵队第7、第9师各1个团,于22日将其包围,激战5昼夜,全歼守??184师,俘师长以下6000余人。24日,第3纵队主力沿梅河口至四平铁路向西进攻,连克东丰、西安(今辽源),歼灭青年军第 2师(地方部队)大部。为配合南满、北满主力作战,在东满的第 6纵队第18师和独立第3师于5月13~14日攻克永吉以东的天岗、江密峰,全歼保安第7团。22日,第6纵队主力和东满独立师在老爷岭、小丰满地区歼灭新编第38师 1个团。驻守海龙的第60军暂编第21师于30日弃城北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令第 6纵队、东满独立师和独立第1、第2师在太平川东西一线地区截击,至6月3日,将其歼灭于吉昌镇地区。至此,东北民主联军全部肃清了永吉、长春以南,四平以东广大地区的国民党军,控制了沈阳至吉林铁路中段、梅河口至四平铁路东段和长春、沈阳间大部地区。与此同时,第4纵队第11、第12师与南满独立第1师,先后收复通化、新宾、宽甸、庄河、复县、盖平(今盖县)、大石桥等城镇,使辽南、辽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冀察热辽军区 7个旅向锦州至承德铁路和北宁铁路出击,先后攻克围场、赤峰、北票、昌黎、抚宁等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战。
  
  
  战役第二阶段  东北民主联军向坚守四平的国民党军进攻。东北国民党军遭受严重打击后,迅速收缩兵力,坚守长春、四平、沈阳等要点。四平为东北中部重要交通枢纽,地处要冲。国民党守军第71军及第13军第54师主力等部,将全市划分为五个守备区,依托永备和半永备工事,凭坚据守。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为进一步孤立长春地区国民党军,决定夺占四平。以第1纵队、西满3个独立师和第6纵队第17师担任主攻,以4个纵队计10个师、5个独立师和2个骑兵师,分别在四平南、北地区阻援。6月14日发起总攻。第1纵队和西满3个独立师先后从西南、西北两个方向突入市区,与守军反复争夺,战斗十分激烈。19日,第 6纵队第17师投入战斗,20日攻占核心守备区,守军退到铁东区顽抗待援。杜聿明为解四平之危,从长春、沈阳地区急调10个师(含从关内调至沈阳的第53军2个师)增援四平。24日,从长春出援的2个师被阻于陶家屯,沈阳方向出援的8个师分3路沿中长铁路两侧地区向四平攻击前进。据此,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改变决心,于26日以一部兵力佯攻四平,集中 9个师迎击由沈阳北援的右路新 6军。29日,在莲花街歼灭新编第14师1个团,在貂皮屯、威远堡地区击溃新编第22师和第169师。此时,国民党各路援军逼近四平,东北民主联军乃于7月1日撤出战斗。
  
  此役历时50天,东北民主联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2万余人,收复和一度攻克城镇42座,打通了南、北满的联系,扩大了解放区,迫使国民党军收缩于长春至大石桥、沈阳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转为防御,配合了关内各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