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爱因斯坦-玻尔争论
1)  Einstein-Bohr debate
爱因斯坦-玻尔争论
2)  einstein bohr equation
爱因斯坦玻尔方程
3)  Bose-Einstein
玻色-爱因斯坦
4)  Einstein's Theory
爱因斯坦理论
5)  Einstein's arguments
爱因斯坦论断
6)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theory
爱因斯坦相对论
补充资料:玻尔,N.H.D.
      丹麦物理学家、哲学家,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1885年10月 7日生于哥本哈根,1962年11月18日卒于该地。他于191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16年任该校理论物理学教授。1920年创建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并任所长,直至逝世。他对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研究作出了贡献,获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见量子力学)、量子论的对应原理、量子力学的并协原理以及原子核反应的液滴模型和原子核裂变理论。他在科学实践中,分析了量子论发展中提出的波-粒二象性,形成和发展了他的物理学认识论。他的认识论观点主要表现在其终生探索的并协概念的阐述中。他认为,在量子力学框架内使用经典物理学概念描述原子现象,必须并协地使用相互排斥的概念。他从对原子现象描述的并协性进到事物本性的并协性,把并协概念推广到生物领域,认为对生物的物理化学分析和机能分析是并协的。他还把并协概念推广到社会领域,强调人类生存和文化的并协性。这样,他的并协思想发展成了一种"并协哲学"。玻尔哲学观点的基本倾向是实证主义,但他的并协原理在现象描述的水平上表现了对经典物理学概念的辩证应用。
  
  他的主要著作有:《光谱理论和原子结构》(1922)、《原子理论和对自然的描述》(1934)、《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1958)及其续编(196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