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翻译语境时空距离模式
1)  time-space distance model of translation context
翻译语境时空距离模式
2)  Time Context and Translation
时间语境与翻译
3)  distance in translation
翻译距离
1.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function of point of view(PV) transferences and transgressions in constructing discourse coherence,and also discusses PV transferences and transgressions in translating classic Chinese narrative poetry,and the corresponding distance in translation.
探讨了视角转换、视角越界在构建语篇连贯方面的作用,及叙事诗词翻译中的视角转换、越界现象与所体现的翻译距离,指出译者的职责也应包含在语篇层次上把握原文,最大程度传递原文视角,使译文读者也能真正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对等,缩短翻译距离,保持语篇连贯。
4)  translation context
翻译语境
1.
Translation/translating is done within certain contexts,which are termed as the translation context.
翻译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运作的,这种语境我们称之为翻译语境,它是由译者搬到翻译桌上的双语相关语境因素的总和,翻译语境制约着翻译的各个的具体运作。
2.
The present paper has described the possible constituents of micro-level translation context,factors that draw the translator’s attention in his/her adaptation to that context and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among contextual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ory of adaptation and that of selective attention.
本文从顺应论和选择性注意理论的视角描述了微观翻译语境的构成要素,语境因素对译者选择的影响以及微观翻译语境中的互动制约机制,进而指出,译者随着微观翻译语境的动态变化而进行动态地顺应。
3.
Translation Context,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sum of all relevant context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
"翻译语境"是翻译研究实践中一个重要概念,指双语相关语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原语和译语的语言符号内因素,还包含两种语言的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
5)  contextualism in translating
翻译语境观
6)  contextu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翻译语境论
1.
This paper tries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community to this issue and help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textual theory of translation with a brief survey and comment on five Chinese monographs on translation in which translation context is comprehensively approached.
文章就国内讨论翻译语境问题比较集中的五部译学著作做了简要评述,以期引起译学界更多的关注,推动翻译语境论的深入发展。
补充资料:植物命名的模式和模式标本
    科或科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但更高等级(科级以上)分类群的名称,只有当其名称是基于属名的也是 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种或种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命名必须有模式标本根据。模式标本必须要永久保存,不能是活植物。模式标本有下列几种:
    (1)主模式标本(全模式标本、正模式标本)(holotype)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2)等模式标本(同号模式标本、复模式标本)(isotype)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3)合模式标本(等值模式标本)(syntype)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目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4)后选模式标本(选定模式标本)(lectotype)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5)副模式标本(同举模式标本)(paratype)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6)新模式标本(neotype)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7)原产地模式标本(topotype)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