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olView
VolView
2)  GoldView
GoldView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ining effect of GoldView to the DNA/RNA samples in the gels and evaluate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of GoldView in routine nucleic acid staining as a substitute for EtBr.
目的 研究GoldView核酸染料对于凝胶中DNA/RNA的染色效果及其取代EtBr用于常规电泳后凝胶中核酸染色的可能性。
3)  Tolkien
托尔金
1.
Into the Tolkienian Faerie:Tolkien s Poetics of Fantasy As Seen in On Fairy-Stories;
走进托尔金的“奇境”世界——从《论童话故事》解读托尔金的童话诗学
2.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iry-Story Features in Journey to the West in the Perspective of Tolkien s Theory of Fairy-Stories;
用托尔金的童话理论探讨《西游记》的童话特色
3.
A Study of Tolkien s the Lord of the Rings and Canonization;
对托尔金的《指环王》与经典化问题的研究
4)  polyview
多向视图
1.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a new approach to the exegetical studies of ancient texts and ancient civilization through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ancient characters and by exposition of such elementary drawing knowledge as projection,polyview,static mark and dynamic mark used in the creation of charaters by our forefa.
通过古文字的横向比较 ,揭示出古人造字时已经应用过的投影、多向视图、质地标志、动态标志等制图学常识 ,试图探索出一条研究上古文明、文化和训释、辨认古文字的新的途
5)  Voloview
Voloview
1.
This paper illuminates primary characters of COMGIS, introduces two controls MapObjects and Voloview and discusses the system demand and function design and primary function in detail.
系统由数据库、功能模块和用户图形界面三个部分组成;功能模块采用组件GIS技术,使用了MapObjects和Voloview两种控件,并且说明了采用两种控件的原因;系统实现了项目浏览、项目属性数据查询、地图双向查询和数据统计等主要功能。
6)  Collier
矿区职工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托尔·海尔达尔

托尔.海尔达尔, 挪威人,生于1914年,奥斯陆大学毕业,专业生物学,1937 年在西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进行野外调查时,他对人类学发生了浓厚兴趣。1947 年, 领导“太阳神”号木筏远征,航行101天,航程4300海里,从秘鲁的卡亚俄直达波利尼西亚的腊罗亚, 证明波利尼西亚人完全可能来自古代秘鲁。1953年,领导挪威考古队远征至加拉伯戈斯群岛,证明南美印第安人早在欧洲人之前就曾涉足该岛。1955年至1956 年, 领导挪威考古队航行至复活节岛和东太平洋,获得重大考古发现。1969 年和1970年, 以埃及古王室墓室笔划为本,制造芦苇船(纸莎草船)“太阳”号, 两次模拟古代探险的伟大航程,终于横跨大西洋,自摩洛哥的萨非港直达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从而证明了地中海古代文明可能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播至美洲。1977年至1978年,以苏美尔型芦苇船“底格里斯号”,从沙特阿拉伯河出发,进入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 来到阿曼湾,驶入阿拉伯海, 然后拨头向西,沿着亚丁湾,抵达红海的吉布提。这次海上探险的成功和沿途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谷这三大古文明地区之间的海上联系。海尔达尔用自己出生入死的海上探险证明:海洋对古代人来说, 不是天堑而是通途, 是人类早期的交通干线。

太阳神号海上历险记 第一章节选

有时候, 我们会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奇怪。其实,是我们自己不慌不忙、自自然然走到这一步,可是一旦身入其境,却又大惊小怪,反而问自己:“这是怎么搞的?”

比如说,你带了一只鹦鹉和五个伙伴,坐着木筏在海上航行。早晚有一天,一觉醒来,睁眼一看,自己竟在海上,这时你不由得想要问这一个问题了。

……

这一切也许是去年冬天在纽约一家博物馆的办公室里开的头。也许还要早,是七年前在太平洋当中,马科萨斯群岛的一个小岛上开始的。我们的这次出航,如果东北风不把我们往南吹向塔西提和土阿莫土群岛的话,也许我们还会在那个岛靠岸。我闭上眼就能看到那个小岛上的一草亿亩。 暗红色的山脉层峦叠嶂,山麓上郁郁葱葱的林莽一直伸展到海边,沿岸一带,修长的棕榈树摇拽着频频招手。这就是法土希伐岛。从我们现在漂浮的地方倒那个岛,中间没有任何陆地,只有几千海里的大洋。我仿佛看到了澳衣亚河谷狭窄的入海口,我清楚记得当年的情景,每天晚上我们都坐在那里,坐在寂无一人的海滩上,我们远眺的大海就是如今的这片海、这片浩瀚的大洋。我当时是和妻子在一起,不象现在这样,与一群满面胡须海盗似的大汉为伍。我们那时是在采集生物标本,收集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遗留下的偶像和其他残存物。

我特别忘不了那个夜晚,文明世界似乎遥远得不可理解,成了幻影。我们在岛上生活了将近一年,是那里的唯一白人;我们自愿放弃文明的种种好处,也同时躲开了它的种种弊端。我们自己造屋,住在棕榈树下一座架在桩子上的房子里,我们在太平洋上的热带丛林中渔猎而食。

那天晚上我们象往常一样,坐在洒满月华的海滩上,面对着大海。我们完全陶醉在四周的仙境里,毫无倦意,尽情领略这周围的一切。鼻孔里充满了海的咸味和沿海林木散发的芳香,耳边飘拂着在树林间、在椰林巅嬉戏的和风的沙沙声。每隔一段时间,涌浪的巨响便淹没这一切,波涛从海上滚来,冲上岸边泛起一阵白沫,撞在岸上已经磨圆了棱角的岩石上,激起浪花万点。巨浪在无数闪烁着粼粼月光的礁石之间喧嚣着,发出流淌的哗哗声,然后一切又归于宁静。海水退去了,蓄积着力量,以便再次冲击永不退让的海岸。

“真奇怪,”妻说,“岛那边从来没有这么大的浪。”

“是啊”我说“这边是迎风面,海浪总是朝这边涌。”

我们坐着,领略着海的雄伟,它象是不停的在告诉人们:我是从遥远的东方源源滚来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