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不怨天
1)  don t blame god
不怨天
2)  Do not quarrel with Providence.
不要怨天。
3)  Do not Blame others for the mistakes of your own making
不怨天不尤人
4)  Don' t bitch about the heat.
不要抱怨天气热。
5)  repine against Providence
怨天
6)  The resentment mounts to heaven high
怨气冲天
补充资料:长门怨·天回北斗
长门怨·天回北斗
长门怨·天回北斗

天回北斗挂西楼,

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别作深宫一段愁。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乐府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天回北斗挂西楼,

○⊙●●●○△

金屋无人萤火流。

○●○○○●△

月光欲到长门殿,

●○●●⊙○●

别作深宫一段愁。

●●⊙○●●△

==前言==:

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相传司马相如曾为陈皇后作了一篇《长门赋》,凄婉动人。实际上,《长门赋》是后人假托司马相如之名而作的。自汉以来古典诗歌中,常以“长门怨”为题发抒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

==简析==:

“天回北斗挂西楼”,点出时间是午夜,季节是凉秋,地点则是一座空旷寂寥的冷宫。两句中,上句着一“挂”字,下句着一“流”字,给人以异常凄凉之感。回字,是一个动词,是说高高在上的的北斗七星,在天穹里默默地由东向西移动,不知不觉中,已经挂在了西楼之上,可见此时已是更深夜半之际,这显然又是一个难眠之夜。

第二句由高而低,从远而近,视线从天上星空移到身边的居室,"金屋无人萤火流",从天上的北斗七星到庭院中的飞火流萤,这一句所刻画的景物也更加细致入微了。不过,诗中的金屋已经今非昔比,人去室空了。如今只剩下秋日里的萤火虫,在这昔日的繁华宫殿四周飞来飞去,留下了时隐时现的微弱的点点萤光而已。天上是不变的斗转星移,日夜更替,地下是无声的流萤飞逝,暑往秋来,这一座在黯淡的星光的笼罩与微弱的萤光点缀下的人去室空的金屋,所蕴含的物象与情感,又岂是一个"愁"字所能包涵得了的?

“月光欲到长门殿”,点出题意,巧妙地通过月光引出愁思。本是宫人见月生愁,或是月光照到愁人,但诗却不让人物出场,妙在“欲到”两字,似乎月光自由运行天上,有意到此作愁;如果说“照到”或“已到”,就成了寻常语言,变得索然无味了。

最后一句妙在“别作”两字,其中含意,耐人寻思。它的言外之意是:深宫之中,愁深似海,月光照处,遍地皆愁,到长门殿,只是“别作”一段愁而已。也可以理解为:宫中本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乐者自乐,苦者自苦,月光先到皇帝所在的南宫,照见欢乐,再到宫人居住的长门,“别作”愁苦。

==简评==:

七言绝句是李白最擅长的诗歌体裁之一,从风格上看,既可以写得轻灵飘逸,如《早发白帝城》,也可以写得哀怨感人,如《春夜洛城闻笛》。从题材上看,无论是赠别、怀远、写景、言情,都是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可以说李白的七绝已经到了一种出神入化、无所不能的境界了。这首《长门怨》可以让我们领略李白七绝中一种不同以往的格调。

从整首诗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以斗柄横斜为远景、以空屋流萤为近景的月夜深宫图。境界是这样阴森冷寂,读者不必看到居住其中的人,而其人处境之苦、愁思之深已经可想而知了。

==话外音==:

唐人用《长门怨》题写宫怨的诗很多,意境往往有相似之处。沈佺期的《长门怨》有“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句,张修之的《长门怨》有“玉阶草露积,金屋网尘生”句,都是以类似的景物来渲染环境气氛,但比不上李白这两句诗的感染力之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