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十才子
1)  Ten Telented Scholars
十才子
2)  Dalishicaizi
大历十才子
1.
The Differences of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s Aesthetic Features Between the Frontier Fortress Poets in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and Dalishicaizi;
论大历十才子与盛唐边塞诗派边塞诗歌审美特征的区别
3)  Ten Intelligents in Jiajing Period
嘉靖十才子
1.
The Literary Style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of Ten Intelligents in Jiajing Period——Focus on the Change of Early Literary Thoughts of Tang Shunzhi
论“嘉靖十才子”的文学活动和创作趋向——以唐顺之早期文学思想演变为中心
4)  Study on the Ten Talents in the Dali Period
论大历十才子
5)  twelve types of talent
十二才
6)  gifted scholar
才子
1.
They are a combination of the images of military counselors in the historical romance from the Ming to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gifted scholars peculiar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二月河在“落霞”系列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于伍次友、邬思道、方苞等人的“帝师”形象,这些帝师形象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军师”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才子”形象的结合体。
补充资料:闽中十才子

闽中十才子指的是林鸿、郑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陈亮、王偁、周玄、黄玄等十人,他们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影响巨大。

林鸿(约1368年前后~?年),字子羽,福清县人,15岁能论文。洪武初,以人才荐至京,召试,赋《龙池春晓》、《孤雁》2诗,为太祖所称许,授将乐县儒学训导,官至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40岁,就辞官归里,致力于诗。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弟子相唱和。著名的有郑定、王褒、唐泰、高棅、王恭、陈亮、王偁、周玄、黄玄等9人,以林鸿为首,时称“闽中十才子”。林鸿主张诗学盛唐,诗之“神秀声律,粲然在备”,“骨气”与“菁华”并足,“春华”与“秋实”相兼,成为闽派诗论的纲目。其诗声调圆稳,格律整齐,一洗元代诗人纤弱之习,称为“闽派”。著有《鸣盛集》4卷、《鸣盛词》1卷。其妻朱氏,亦能诗,早卒。

郑定(1383年前后),字孟宣,号澹斋,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善击剑,曾从陈友定。友定败,逃亡交、广间,后回,居长乐。他工古篆、隶书。洪武中举明轻,授延平府训导,又征为齐王府纪善。永乐中,迁国子助教。著有《澹斋集》。

王褒(?~1416年),字中美,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林鸿侄婿。明洪武时中乡荐,历瑞州、长沙学官,迁永丰知县。永乐间,召入与修《太祖实录》,升翰林修撰,为《永乐大典》副总裁,擢汉王府纪善。工诗文,著有《养静斋集》、《王翰林诗》。

唐泰(约1410年前后),字亨仲,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进士。永乐中,历官陕西按察司副使。工诗,著有《善鸣集》10卷、《唐观察诗》。

高棅(1350~1423年),彦恢,号漫士,仕名廷礼,长乐县人。博学能诗,善书画,世称“三绝”。明永乐初,以布衣召为翰林院待诏,迁翰林院典籍。论诗主唐音。著有《啸台集》20卷、《木天清气集》14卷传世。其所选《唐诗品汇》、《唐诗正声》,首次分类诗体,注意诗歌风格,可作为学诗入门。

王恭(约1350年~?年),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长乐县人。明洪武间隐居七岩山。永乐四年(1406年),以儒荐为翰林待诏3年,60岁参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翰林院典籍,弃官返里。为诗援笔千言。著有《白云樵唱集》4卷、《草泽狂歌》5卷及《凤台清啸》等。

陈亮(约1375年前后),字景明,号拙修翁,长乐县人。元末儒生,入明,家居建沧州储玉楼,郡县累征不仕,作《读陈搏传》以见志。与福州耆彦结“九老会”,唱和为乐。著有《储玉斋集》6集、《沧州集》3卷。

王偁(1370~1415年),字孟扬,又字密斋,永福县(今永泰县)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举人。永乐初,荐授翰林院检讨,进讲经筵,充《永乐大典》副总裁,最为总裁解缙所推重。为人英迈爽发,学博才雄,工诗、善书。其诗质朴清新,不落窠臼,行草类苏轼。永乐八年(1410年),因解缙被诬案,受株连下狱死。著有《虚舟集》5卷。

周玄(约1398年前后),字又玄,一字微之,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林鸿弟子。曾挟书千卷,在长乐高棅家读书,10年后以尽记所读,弃书离去。明永乐间,以文学征,授礼部员外郎(一作祠部尚书郎)。著有《宜秋集》8卷及《周祠部诗》。

黄玄(约1398年前后),字玄之,将乐县人。初从林鸿学,后林鸿弃官归,乃移居侯官县,从之深造,深得林鸿器重。后以岁贡生授泉州训导。著有《鸣秋集》、《黄博士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