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魏晋风骨
1)  Wei Jin strength of character
魏晋风骨
2)  Wei-Jin demeanor
魏晋风度
1.
The scholar-bureaucrat spirit which takes the Wei-Jin demeanor as the beginning and is mutually supplemented by Confucianism and Taoism,has fundamentally establishe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s personality style.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
3)  Wei-Jin Style
魏晋风度
1.
1 used comical aesthetics to study these comical behaviors of the elites in Wei-Jin Times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the Wei-Jin Style bett.
本文试图运用滑稽美学的理论来探讨“魏晋滑稽“的表现方式及其反映的名士心态 ,以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魏晋风
2.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make a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dern Chinese scholars and Wei-Jin style.
本论文试图在现代文人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关系方面做一些个人的探究,而以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的关系为中心,主要考察“魏晋风度”在思想与文学两方面对现代文人的影响,以及现代文人是如何吸收借鉴“魏晋风度”的积极资源并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的。
4)  the calligraphic style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y
魏晋之风
5)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Sense in Wei and Jin Dynasty
魏晋风流
1.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 Sense in Wei and Jin Dynasty and Categories of Shishuo Xinyu
魏晋风流与《世说新语》的门类设置
6)  strength of character in Chinese Han and Wei Dynasty
汉魏风骨
补充资料:《魏晋玄学论稿》
      中国现代哲学史家汤用彤的著作。1962年 9月由中华书局第一次正式出版。本书包括论文 9篇,在1938~1947年期间陆续写成,其中除《言意之辨》一篇,其余都曾先后分别发表于当时国内的报刊杂志上。《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一篇,曾由奥人李华德译成英文,载1947年美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重视。
  
  《魏晋玄学论稿》的第1篇《读刘劭人物志》,是关于魏晋玄学思想探源的专门论文。第 2篇《言意之辨》,在综论魏晋玄学方法论的同时,比较了过去烦琐的"汉代经学"与新起"魏晋玄学"的根本不同点。第3篇《魏晋玄学流别略论》,对魏晋玄学思想发展史作了扼要的评述,是全书的纲领。本书其他一些论文,对"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王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阐明了中国汉魏之际的哲学从"宇宙构成论"到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转变。此外,本书对有代表性的玄学家,如向秀与郭象的《庄子注》是怎样"以儒道为一"的思想,也作了具体分析。最后一篇是《谢灵运辨宗论书后》,论及道生的"顿悟"说在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指出了它对后来宋明理学的影响。本书附录《魏晋思想的发展》,是根据作者一次专门学术演讲的记录整理而成,是一篇全面总结性的著作,涉及中国魏晋玄学的产生是否受到外来佛教影响的问题。
  
  《魏晋玄学论稿》力图结合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具体阐明魏晋玄学思潮产生、发展乃至没落的过程及其规律,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