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estheticism
“唯美主义”
2)  aestheticism
唯美主义
1.
On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and Its Aesthetic Salvation Feature;
浅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理论及其审美救赎特质
2.
The rise and fade of aestheticism in Britain;
唯美主义批评在英国的兴起与消歇
3.
From "aestheticism" to"patriotism"——On creation style change in Wen Yiduo s Poem;
“唯美主义”到“爱国主义”——闻一多诗歌创作风格转变论
3)  estheticism
唯美主义
1.
On Guo Moruo s early aestheticism trend;
论郭沫若早期的唯美主义倾向
2.
Prior to French Symbolism movement,"Pure Poetry" is similar to the thought of Romantism and Estheticism.
在法国象征主义运动之前,“纯诗”已寄生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中。
3.
Abstrac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rigin of Indian drama,explain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s of Indian classicism drama,that is: the reunion results of the dramas,strong estheticism and idealism,unique formality;it fanally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and religious reasons leading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esthetic features.
本文介绍了印度戏剧的起源;论述了印度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即古典主义戏剧都采取了大团圆的结局,悲剧艺术被排除在戏剧创作之外;古典主义戏剧表现出了强烈的唯美主义、理想主义的审美趣味;古典主义戏剧具有独特的形式美。
4)  aesthete
唯美主义者
1.
Correspondingly,human beings exist by three different types: a human being at the aesthetic level is an aesthete who entirely sinks into the limitation directly set by the nature and blindly succumbs the natural desires;a human being at the ethic level is an ethicist who regards carrying out ethical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s his/her holy task;and a human being at the reli.
克尔凯戈尔的个体存在哲学将人的存在状态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即美学层面、伦理层面和宗教层面,与之相对应的是人的三种存在类型:美学层面的人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完全沉沦于自己现实的直接给定性之中,一味屈从于自然欲望的摆布;伦理层面的人是一个伦理主义者,他把履行伦理的义务和责任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宗教层面的人是基督的信徒,他把对基督的信仰视为自己存在的最高使命。
2.
This thesis aims to prove that Hardy is a misunderstood aesthete.
本文旨在证明哈代是一个被误解的唯美主义者。
5)  pursuit of aestheticism
唯美主义追求
6)  aestheticism
唯美主义文化
1.
<Abstrcat>The series of Outstanding Woman portrayed by MaoDun,a great left-wing writer,and other female figures were analysed from the historical view point and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But the influnce of aestheticism of Shanghai on them during the days of later 1920s to early 1930s is ignored.
对左翼文学大师茅盾所塑造的"时代女性"系列及其他女性形象,以往多从社会历史原因或作者个人经历方面进行分析,却忽视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上海的唯美主义文化对其的影响。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唯美叙事
唯美叙事
唯美叙事

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

作者:张介明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3-1

isbn:7806816364

字数:250000

印次:1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定价:20 元

内容提要

“唯美叙事”,顾名思义,是就19世纪风行一时的唯美主义在叙事方面的特点所作的一个界定,这虽则是本文作者不揣谫陋,自己给出的一个便于限定研究对象的名称,但也确实反映了这是一个以往唯美主义和王尔德研究所忽视的领域,或者是新的研究阳光还未普照的“陈旧”对象。当新兴的后经典或后现代叙事学把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与叙事相关的领域时,叙事学就不再是偏重语言学的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专利了。笔者受这种新叙事学“展现它扩展后有容纳范围和它变得更具内涵后的继续有效性”,“更具跨学科的特点,较难分类和寻找的启发,在研究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中,在部分运用经典叙事学的方法的同时,借助了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新批评和文化人类学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旨在解剖唯美理念统摄下的王尔德所“叙”之“事”,它的动因,它的机制,它的目标。在一个包括小说、戏剧、童话等更为宽泛的“故事”的概念下,注重“叙事形式和叙事阐释语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注重“故事的策划方式及其所引导的故事处理策略之间的相互作用。”就王尔德来说,“语境”,既是他个人的,又是唯美主义的,即王尔德的叙事特征是一种包含着他的生活背景、民族身份、个体性情和唯美理念的多重构成。唯其对象本身的多重性,才需要综合的眼光和综合的法。

唯美主义既是对英国维多利时期虚伪的社会现实的反动,又是对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某些弊端的反拨,这些都决定了它是一个逆时代潮流、张扬个体自由、崇尚个性发展的思潮。基于叙事动力归根结底是与作者满足自身精神交流的需求相关,在笔者看来,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王尔德状物、叙事、说理首先是源自包括主观感受、感性经验、心理潜质在内的他的崇尚唯美思想的自我,对外界的体验所致。其中民族背景、独特的性心理属于王尔德的个体特征外,诸如“审美救赎”、对空间的感觉化把握、对时间的“瞬间”强调则更属唯美主义的题中之义。

唯美主义虽然与哲学、美学上的艺术非功利、艺术自主理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对艺术假定性的强调无疑应该归功于王尔德。他认为艺术是“谎言”,这一观点是他对唯美主义理论的贡献。在王尔德看来,一切艺术终究是一种人为的产物,想象才是它值得肯定和张扬的营构机制,唯美主义的目标就是要用这种出于人的头脑的、比现实生活更美的艺术来引导人的生活,以艺术精神处理生活。因为是谎言它才无视真实,因为谎言它才依赖想象。模仿生活自然被唾弃。凡杜撰的“谎言”、纯粹虚构的世界、非同常人的形象,又是动人、好看、充满激情、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艺术就是一种“无为而为”的纯粹艺术。他的小说、童话、戏剧乃至批评文本都无不是这种“谎言”理论的诠释。本文从他作品中的丰赡的情节、反讽情景、写意世界及躁动的灵魂、及概念化的唯美理趣等方面剖析其以想象为主的叙事机制。

唯美主义与追求艺术形式的各种文艺流派都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包括王尔德在内的多数唯美主义都与现代意义上的形式主义者有明显差异。王尔德的强调形式主要是一种创于或选择概念,即与当时盛行的主流文学思潮、方法有所不同的观念和方法。他认为文学是“个人主义”的,因此他的不屑于主流规范、他的预设改造过的生活逻辑、他对传统戏剧模式悬念方式的自行探索、他对变形以及用对应和重复来获得一种表面感官欢乐的嗜好、他的最值得称道的语言上的造诣,都与他的诸般唯美理念及追求时新的艺术理想休戚相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