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施公案》小说
1)  "The legal matter connected with Lord Shi "
《施公案》小说
1.
To "The legal matter connected with Lord Shi ", Lord Shi of historyand "The drama about Lord Shi" of the Peking opera, The thesis has made asystem introduction.
《施公案》小说与“施公戏”的关系研究虽早有人在,但尚有不足。
2)  Courtcase Story
公案小说
1.
The Courtcase Story of Ming Dynasty in Sanyan Erpai;
三言二拍中的明代公案小说
3)  detective-style fic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明清公案小说
4)  chivalrous and detective novels
公案侠义小说
5)  the vernacular gong an novel
白话公案小说
6)  the reasoning novels in the Ming dynasty
明代公案小说
1.
Bao Longtu pan baijia gong an is the first and the repesenta tive one in the reasoning novels in the Ming dynasty.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是明代公案小说中最早的作品,也是明代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后来演化为《龙图公案》,体现了明代公案小说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编创和演进的道路,在小说史上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补充资料:《施公案》
《施公案》

    中国晚清小说。又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8卷,97回 ,未著撰人。大约由于其故事始于说书,后经文人加工整理敷演而成。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现尚存多种道光年间的刻本。1982年北京宝文堂新排印本402回,包括部分续书。小说的中心人物施仕纶,实即康熙年间施世纶,字文贤,清汉军镶黄旗人,曾任扬州、江宁知府,漕运总督等官。但书中许多公案题材和情节,大都出于虚构。小说从施仕纶作扬州府江都县令写起,到升任通州仓上总督时止。所作之事,不外“审案”和“剿寇”。另一主要人物为出身绿林而归依朝廷的侠客黄天霸。情节比明代公案小说稍加曲折,断案之外,又有私访遇险之事。书中大小10余案,大都靠托梦显灵、鬼神鉴察来解决,灵怪色彩很浓。小说语言通俗,类似口语,但粗糙庸俗。其善于铺排,则具有民间通俗文学的特点。《施公案》标志着公案小说和侠义小说的合流。它在同治、光绪(1862~1909)年间曾续至10集。
   
   

《施公案》封面

《施公案》封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