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美学校中的中国人和美国人
1)  the Chinese and the Americans in Sino-American schools
中美学校中的中国人和美国人
2)  Chinese images of the United States
中国人的美国形象
3)  Americans of Chinese descent
中国血统的美国人
4)  China & America
中国和美国
5)  Chinese aesthetics
中国美学
1.
On the Studying Methods of Chinese Aesthetics;
《中国美学》课程学习方法杂谈
2.
Anthropology of Art and the Identit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the Globalization Era;
艺术人类学与全球化时代中国美学的身分认同
3.
A Survey of Chinese Aesthetics in Late 20th Century;
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概观
6)  American middle school
美国中学
补充资料:《蜕变中的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学家李树青的著作。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是作者在《东方杂志》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汇集,副题为"制度社会学论丛",由社会学家潘光旦作序。全书分 6个部分,依次为社会学与社会方法、社会思想及理论、中国社会的分析、文明与文化、社会移动及社会变迁、战时社会问题。全书虽涉猎的范围较广,却有所侧重。作者从环境、民族与制度的相互关系的变动中历史地剖析中国社会文化的特点及社会变迁的根源,并通过对经济、政治和家族制度的分析,探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问题。全书提出的主要论点有:①虽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企图通过研究找出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变动规律,但自然科学规律有一定的必然性,而社会科学规律往往只能具有概然性、或然性。这是因为社会科学有三个难点,即因果的复杂、偏见的陷阱和社会理论的相对性。②中国社会生活中充满自我主义、家族主义和乡土主义。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同,个人主义还要承认别人的存在,要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别人。而自我主义只管自己不顾别人。③对中国家族制度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书中根据中国历史、现状和民族文化特点,提出在大家庭、小家庭之外,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可以是父子与夫妻关系并重的第三种家庭形式,即"直系亲属同居制"。④以大量事实对社会阶梯与社会移动进行分析,揭露中国社会移动的种种弊端。⑤认为两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只有大贫与小贫,没有走上大富的特殊阶段,因而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