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新职业主义改革运动
1)  new vocationalism movements
新职业主义改革运动
2)  liberal reforma movements
自由主义改革运动
3)  Humanitarian Reform
人道主义改革运动
1.
A Research on William Ellery Channing and Humanitarian Reform Movement;
威廉·埃勒里·钱宁与人道主义改革运动研究
4)  new vocationlism
新职业主义
1.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new vocationlism" is introduced so as to explore a new educational reform direction of nurs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new vocationlism".
简要介绍了“新职业主义”的教育理念,探讨以“新职业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护理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出护理高职教育应重视人的终身发展,以核心技能的培养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法以及教育评价的改革。
5)  new vocationalism
新职业主义
1.
The career education thought came into being in 1970s and new vocationalism came into being in 1990s hav.
产生于70年代的生涯教育思想和90年代的"新职业主义"对"职业主义"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并通过全国范围的改革对传统职教体系与模式形成了有力冲击。
2.
The "new vocationalism" affords an effective guidance in theory to teaching method which meets the dem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economy and individual.
在新的经济体系下,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新职业主义”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寻求一种满足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的教学途径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3.
The paper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new vocationalism" which emerged in the 1980s from economy,education and politics,discusses the core principles of new vocationalism,and expects the trend of American contempor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文章从经济、教育、政治三方面分析了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职业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并探讨了新职业主义教育论的核心原则;最后展望了当代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6)  Neo-liberal reforms
"新自由主义"改革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called Neo-liberal reforms of Argent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9—2001.
1989—2001年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历程,证明了经济与政治的不均衡发展是导致发展中国家陷入现代化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现代化具有天然的不均衡性,国家必须实现政治发展,以政治上的均衡手段,即通过提供更加完整、更加充盈、公正的均衡性公共物品,消除或减轻经济现代化的不均衡后果,引导经济现代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补充资料: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国发[2002]16号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取得显著成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但是,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

1.职业教育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要狠抓职业教育,抓出成效。

2.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十五”期间每年培训城镇职工5000万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积极实施国家再就业培训计划,每年为300多万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把农村和西部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年招生规模要达到350万人,面向西部地区的年招生规模要达到120万人,为农村和西部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在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同时,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二、推进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3.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

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地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