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盛唐时期
1)  The glorious age of Tang period
盛唐时期
1.
The glorious age of Tang period is the Tang Dynasty politics,economical, and the cultural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period.
盛唐时期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发展的时代,盛唐时期的沐浴文化可被视作是集大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于一体的一个典型。
2)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初盛唐时期
1.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of the collections of Wang Fanzhi s vernacular poems truly and comprehensively display the outlook on hell,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lk belief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敦煌写本通俗白话诗王梵志诗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初盛唐时期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狱观。
3)  early developing stage of Tang Dynasty
初唐渐盛时期
4)  the beginning of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盛唐初期
1.
The poets of Wu Yue and north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at the beginning of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南北诗风经过长时间的冲突、碰撞和交融,到了盛唐初期,当时占据诗坛主要地位的北方诗人群体和吴越诗人群体的交游创作体现了这种融合。
5)  the powerful and prosperous Tang's ages
盛唐时代
6)  flourishing period
鼎盛时期
补充资料:隋唐时期教育
      隋(581~618)唐(618~907)时期,中国封建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隋朝统一南北之后,政治上革除了门阀士族专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均田法和租调徭役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稳定地发展,这些都为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隋统治时间不长,它创立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新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和发展。唐朝持续 290年之久,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统治下,出现了封建文化教育高度繁荣发展的局面,如学校的数量有较大的发展,基本教学制度已确立,专门学校在学制中也占有一定地位,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一个较完备的封建学校教育体系。
  
  隋唐的文化教育政策 隋唐统治者主要实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隋文帝杨坚已认识到佛、 道、 儒三教可并用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但三教作用不同,要使人民顺从地遵守忠君孝亲的人伦道德,服从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以及训练从政的官员,便要重用儒学,故儒学又在相当程度上被尊崇。隋初,隋文帝注意搜罗人才,用重礼聘请,以高官厚禄引诱,把著名的儒士都集中于京都。一面崇儒,一面兴学,自京都至州县均设学校,隋文帝并亲至国子寺参加释奠礼,奖励国子生,考选国子生为官。 583年,下令劝学,强调设学施教是封建国家的首要任务,进行礼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589年全国统一之后,又令所有学校都要勤训导严考课。后来,隋文帝因在晚年崇佛过甚,儒学受到重大打击,只保留国子学一所,学生70人,严重地破坏了教育事业。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又恢复崇儒兴学政策,大业年间(605~618)的国子学、州县学继续发展,规模较大。但为时不久,隋朝便因政治腐败而灭亡。
  
  唐朝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崇儒兴学的政策有利于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便恢复推行。618 年下令恢复国学和州县学;次年又在国子学立庙祭周公、孔子; 624年在《兴学敕》中宣布,现今崇尚儒宗,治国以学为先。 贞观年代(627~649), 唐太宗李世民在"偃武修文"的治国方针指导下,积极推行崇儒兴学的文化教育政策。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以儒学作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指导思想,相应地采取尊孔措施,国学立庙,春秋祭祀,且令州县亦皆立庙祭祀。②以德行学识为标准,选用儒生为各级官吏。③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读经成为知识分子的基本功课。④兴办儒学,首先是扩大中央官学,使之成为全国文化教育中心,州县也仿效办理。⑤统一经学,命令考定五经文字,撰写《五经正义》,以适应政治上统一进而思想统一的要求。
  
  贞观以后,崇儒政策仍继续推行,至武则天当政时才发生转折。武则天为夺权和掌权需要,提倡佛教又依靠刑法,儒学被斥居三教的末位,其政策特点是兴佛废学。到唐玄宗李隆基当政时,崇儒兴学的政策又得到恢复,其措施是:皇帝亲临释奠,提倡尊孔;规定每年乡贡明经、进士须至国学拜谒先师;追封孔丘为文宣王;亲注《孝经》,令家藏一册,勤加讲习,乡学之中,倍加教授;征求儒士,考选为官;京都官学及地方官学均有制度,确定编制,并载入《六典》之中,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法令,使儒学在地方广泛发展,鼓励乡里设立学校。
  
  以后的当政者,大都也崇尚儒学,但由于三教在争夺独尊地位时,其势力时有起伏,尊儒的程度也有差别;而学校的设置,则取决于政治状况的变化、宗教力量的升降、经济条件的好坏。当社会矛盾激化,宗教势力抬头,儒学地位削弱,教育经费减少,学校也就衰落。特别是发生战争的年代,"国之大事,戎马为先",财政开支优先保证军事需要,政府办的学校,大部分都关闭,只有待战争过去之后,才渐有部分恢复。所以唐后期的文化教育政策是随政局而波动,学校教育的发展也时有起伏。
  
  学校教育的发展和专门学校的建立 隋初为革新政治,扭转风俗,重视统治人才的培养,也注意学校的发展。作为重点加以发展的,首先是京都的国子寺,其中有五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各有博士5人,助教5人,书学、算学各有博士2人、助教2人,五学学生合计980人。前三者是儒学,后二者则是以教授学科知识为目标的专门学校。当时还有些专门学校与行政业务机构结合在一起,尚未分离独立。如在大理寺中,设律博士 8人,教授若干学生;在太常寺属下的太医署,设医学博士、按摩博士、药园师等,教授若干学生;在秘书省属下的太史曹,设天文、历法、漏刻博士,教授若干学生等。这表明专门学校的办理已有多种形式,为以后提供了经验。
  
  随着学校的发展,管理机构也有相应的变化,原来国子寺是太常寺的下属部门,后来规模逐渐扩大,事务繁多,有了独立设置的必要。 593年,国子寺从太常寺中分出,改称国子学,成为独立的教育领导机构。607年, 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国子祭酒作为教育行政长官。隋代地方学校也有发展,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州县,学校教育的发展较快,讲诵之声道路不绝,出现初步繁荣的局面,但边远州县则仍处于落后状态。
  
  唐继承隋的教育制度,又有新的发展。就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来衡量,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武德初年到天宝末年,这个时期颁布了一些重要教育法令,确定学校基本制度,学校数量也有显著的发展。后期从安史之乱后到唐灭亡,这个时期,学校教育趋向衰落,其中虽然也有过几次整顿,其结果也仅能维持而已。
  
  618年唐政府下令京都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入学身份有等级限制,名额也只有 300多;州县也设置学校,按州县大小规模分三等,就教学内容而论,其性质大部是儒学。贞观年代,大量兴办学校,京都弘文馆、崇文馆都是此时创建,国子监也增置书学、算学,后又加置律学,学生数量猛增,加上邻国派遣的留学生,六学二馆共计8000多人。唐高宗李治当政时,变化不多。武则天当政时,重科举轻学校。到了开元年代,学校才又得到恢复和发展,制度进一步完善,确定了比较适当的规模,地方官学与京都官学的上下关系也较明确。
  
  京都的儒学(包括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 四门学) ①入学的身份与名额: 弘文馆、 崇文馆属贵族学校,专收皇帝、皇太后、皇后的亲属和宰相等高级官员的儿子,共收50名。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子孙,限 300名。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中级官员的子孙,限 500名。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低级官员的儿子,限 500名,又收地方庶民中俊秀青年,限 800名。入学年龄限在14~19岁之间。这些学校,等级越高,名额越少,等级低些,名额渐次增多。②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主要是九经,按文字多少,分为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学习期限不一。《礼记》、《左传》学三年,《诗》、《周礼》、《仪礼》、《周易》学二年,《尚书》、《公羊》、《穀梁》学一年半,《论语》、《孝经》学一年。大经和中经是分班必修的,小经作为选修,《孝经》、《论语》作为公共必修。教材由国家规定,用孔颖达等编的《五经正义》。除学经之外,还学书法及各项礼仪。学生分班习经,博士、助教分经教授,一经习毕方许习另一经,读熟经文之后才教授文义。这种方式,可称为专经缓进。在学时间长短,取决于习经的数目与考试能否合格。③重要的规章:a.入学举行束修礼。通过隆重的仪式,献礼拜师,标志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尊师敬学的一种表示。b.考试督促学业。考试有旬考、月考、季考、岁考等名目,方式有试读(帖经)和试讲(口义)两种。平常考试由博士主持,岁考则由主管的长官领导。其成绩作为升退的依据。c.升进与罢退。学生已通二经或三经,经考试合格,可出监参加科举考试;愿留监者,可以升进,四门学生可升补太学生,太学生可升补国子学生,借此提高政治地位和改善经济待遇。学生中有以下三种情况则命令其罢退:成绩太差,连续3年考下等,在学时间已超过9年;品德不好,不听教导;旷课太多,超过规定。d.假期制度。平常10日一休假,称"旬假"。每年还有两次较长假期,一次在 5月,称为"田假",一次在 9月,称为"授衣假",各15日,让学生回乡省亲,路程如超过 200里,则按远近酌加路程假。
  
  京都的专门学校 ①律学。培养熟识本朝律令的行政官员,以便用法律来巩固政权和秩序。有博士3人,助教 1人,学生50人。八品官以下弟子或庶民中俊秀青年可入学,入学年龄放宽至25岁。课程以现行的律令为主要内容,格式法例亦兼习之。在学以 6年为限。②书学。训练通晓文字并精于书法的官员。有博士2人,助教1人,学生30人。入学身份同律学,年龄限在14~19岁。课程以《石经》、《说文》、《字林》为主,其他字书也兼习之。在学以9年为限。③算学。训练天文历法、财政管理、土木工程方面的计算人才。有博士2人,助教1人,学生30人, 入学身份年龄同书学。以李淳风等校定注释的10部算经为基本教材,分古典数学和应用数学两组进行教学,各学习7年。在学时间以9年为限。④医药学。培养掌握传统医药知识技能的人才。附设于太常寺属下的太医署中,是与行政、医疗、制药结合在一起的机构,便于学习医药理论时能联系实际。医学:分医、针、按摩3个专业。医学专业包括5科:a.体疗(内科,7年),b.疮肿(外科,5年),c.少小(儿科,5年),d.耳目口齿(五官科,2年),e.角法(拔火罐等疗法,2年)。针学专业教学生了解经脉和穴位,熟识各种症候,掌握 9种针法的运用。按摩专业教学生消息导引的方法,学会治疗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等八项疾病,此外也兼习正骨术。药学:与药园设在一处,教学生识别各种药物,掌握药材的种植和收采贮存制造等项技术,教学与劳动结合在一起。医药学重视精读医经,教学结合实际,注重实习,根据成绩和疗效来决定工作分配,这是好的教育传统。⑤兽医学。附设于太仆寺,教授治疗牲畜的知识和技术,边学习边参加治疗,考试合格者补为兽医。⑥天文学。附设于司天台,按业务范围分科教学,有天文、历法、漏刻三种。学生由博士带领参加业务实践,边实践边教学,重视观测,在业务实践中学习,这是天文学的教学特点。⑦音乐学校。附设于太乐署,由乐博士对长上散乐乐人(长期常备的乐工)和短番散乐乐人(短期轮番的乐工)分批教学,每批再按所习乐曲的难易分三档进行教练,每年考课,根据演奏功夫熟练程度,评定优劣,然后累计成绩,决定升退。⑧工艺学校。附设于专管手工业品制造的少府监,由技艺最高的巧手任师傅来教授生徒,各种工艺难易不一,训练期限也不同。学精细雕刻镂花的 4年,学制造车轿、乐器的 3年,学制作大刀长矛的2年,学制箭及竹工、漆工、屈柳的各1年,学做礼帽头巾的9个月。制造的器物上刻上工匠姓名,作为鉴定考核的依据。
  
  以上的专门学校有的与行政或业务部门结合,有的则分离设置,其设置的形式呈现多样化,从法律、科学到技工训练,范围广、门类多。事实说明,中国在 7、8 世纪时已建立实科学校。
  
  地方的学校 为推行礼教,唐初已命令按行政区设学,府州县学均由官办,乡里学校则归私办。地方学校的实际发展是在贞观年代, 629年唐政府还命令州设医学,在中国历史上也属首创。到开元(713~741)年代,府州县学已具有一定制度和规模。开元二十八年 (740),唐帝国有 328个府州,1573个县。府学可收经学生50~80名,医学生12~20名。州学可收经学生40~60名,医学生10~15名。县学可收经学生20~40名。这样规模的学校网,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学生入学,由府州县长官选补,可免除课役,并享受按例的物质供应。经学除读经之外,还学习书法和时务策,并兼习礼仪,考试重在岁考,合格的,县学可升于州学,州县学也可升于四门学。医学限于地方条件,着重学《本草》、《百一集验方》等,学生结业后就地使用。
  
  隋唐政府着重办官学,对乡里学校有时也加以提倡,但大多是听任私人办理,任其发展,不施加过多的强制。私学遍布城乡,制度不一,程度悬殊,既有名士大儒的传道授业,也有村野俗儒的启蒙识字。
  
  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促进 唐朝与四周少数民族积极进行文化教育交流,当时的渤海(现吉林地区),高昌(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蕃(现西藏地区)等都派遣子弟至长安就学,附国子学读书,业成则返,复以其他学生继之,持续时间较长。南诏(现云南大理地区)派遣子弟至成都就学,人数次数较多,学成而归的有数百。由于少数民族子弟来就学,汉族知识分子到少数民族地区居留,从事传授汉族的经籍文史著作,以及儿童教育课本,源源不断地输入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地区的儿童教育与中原地区完全一致。1969年,在新疆吐鲁番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唐墓,发现了唐景龙四年 (710)西州高昌县宁昌乡原风里义学生卜天寿的《论语郑玄注》抄本残卷,该卷后附杂抄部分,且有《千字文》开头五句。唐时,《千字文》作为初学的识字课本,而《论语》作为识字后进一步的启蒙教育课本。卜天寿抄本残卷的发现,说明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教育与中原地区是基本相同的,唐代的教育影响扩及边远地区是无疑的。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对教育的影响 隋废除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科举考试制度。 587年规定每州每岁贡士3人,标准是文章华美, 而尤为突出的人,可应秀才科。598年下令以"志行修谨, 清平干济"两科举人,以德才为选士标准。 607年实行十科举人,其中"学业优敏"科当即明经科,"文才美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学校的职能只是培养人才,以备国家使用,学生结业并不能直接任官;科举的职能则是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吸收各阶层的人才参加国家管理。所以学校的学生要从政为官,只有走科举的道路。学校与科举发生紧密的联系,学校的制度、教育内容、方法、考试,都适应科举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
  
  唐朝因袭隋朝的科举制度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基本科目,每年定时举行;另一类是制科,根据需要下令开科选拔人才。贞观时,士人已集中于明经进士两科;至武则天当政时,进士科占优势,成为入仕的重要途径。参加科举的人来自两方面,由学馆选送的称生徒,由州县选送的称乡贡。每科所考的范围和项目各不相同,起初明经仅试帖经和策论两项,进士仅试策一项,后虑及项目简单,及第者才学实在疏浅,因议增加项目,迁延至705年始实行明经首场帖经, 中场口试经义,后场答策。进士首场帖经,中场杂文,后场时务策。其他科目考试办法也屡有变更,均由政府颁发命令重新加以规定。
  
  唐初科举与学校并举,科举对学校发展还起过一定促进作用。科举考试以学校生徒为重要来源。生徒因经过专门学习训练,应试及第的比例相当大。一般人都认为学校是登科的通路,故争取入学的人多,成为学校发展的推动力。后来统治者重科举轻学校,生徒及第的比例小,乡贡及第的比例大,应科举不一定要进学校,学校开始衰落。而且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应举做官,教育内容被限在经史文辞的范围内,形成重文辞而轻实学,养成只重记诵不重义理的学风。
  
  接受外国留学生 隋、唐都是统一富强的封建国家,前期都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国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而且也成为东西各国文化教育交流的集中点。隋代,各国先后派来留学生,都进入国学。唐初贞观年代外国派来留学生数量更多,如日本、新罗、百济、高丽等,都派遣留学生到长安,学习中国的经史、法律、礼制、文学和科技。
  
  日本是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的次数、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在隋代,随同遣隋使来过两批留学生。在唐代,随正式遣唐使来过13批留学生,每批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二、三十人,他们都进入国学学习,有的留数年,有的甚至留二、三十年。日本留学生对移植唐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唐的政教、学术、文艺、科技对日本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新罗也是不断派来留学生的国家。如 840年仅一次从中国归国的留学生就有105人。新罗重视中国经史,留学生带回经史书籍皆译为新罗语,广为流传。新罗因受唐文化影响,科举制度、教育制度仿唐甚多。唐朝对友好国家派来的留学生,在学习和衣食住方面尽量照顾其需要,给予优惠待遇。当时与唐通使的有70多个国家。唐的文化通过留学生的来往而传播东西方各国,因而留学生在唐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开展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桥梁作用。(见彩图)
  
  

参考书目
   《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儒林传》。《唐六典》4卷、14卷、21卷、30卷。
   《新唐书·百官志》、《选举志》。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北京,1965。
   〔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