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再就业贷款
1)  Re-employment loan
再就业贷款
2)  student loan
就学贷款
3)  reloan [英][ri:'ləun]  [美][ri'lon]
再贷款
4)  commercial loans
硬贷款(商业贷款)
5)  agricultural loan
农业贷款
1.
Game and Choic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overnment, Bank and Farmers 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Finance Organizations——Centred on agricultural loan of Nanjing Government
博弈与选择:政府、银行和农民与传统农业金融组织的关系——以南京政府农业贷款为中心的考察
2.
By co-integration analysis test,this paper studies empirically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 among urban-rural income gap,agricultural loan and township-village enterprises loan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80 to 2005.
文章基于我国1980—2005年统计数据资料,首先利用协整检验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3.
Basing on the time sequence data(1978-2004),this essay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loan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by using metric method.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分析我国农业贷款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影响。
6)  loan business
贷款业务
1.
The moral hazard behaviors in loan business of have already restricted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seriously.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中的道德风险行为,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risk management of the real estate loan business.
加强对房地产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研究,对于防范和化解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提高银行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促进银行特别是农业银行经营状况根本好转,保障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补充资料:《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著作。1936年出版。简称《通论》。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经济陷于长期萧条状态 ,资产阶级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经济危机的现实。《通论》的发表,适应了垄断资本“医治”失业和危机的需要,引起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其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被称为凯恩斯革命。《通论》全书分6篇 24 章。该书批评了以前经济学家的工资和就业理论,提出“有效需求”概念;阐述了预期、所得、储蓄、投资等定义;分析了消费倾向的主、客观因素,提出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和乘数理论;分析了资本边际效率、长期预期状态、灵活偏好与利率、资本性质、利息与货币的特征;分析了货币工资的改变、就业函数、物价;分析了商业循环、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消费不足说等。
   凯恩斯在《通论》中抛弃传统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工资、利率的自由伸缩,使经济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的教条,提出有效需求不足以解释资本主义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他指出,有效需求是预期可给企业主带来最大利润量( 也即总需求 D在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时的值)的社会总需求,它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影响,造成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使就业量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时就停止增加或趋于下降,形成大量失业,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为增加有效需求 ,必须由国家实行干预。《通论》侧重总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投资、消费、储蓄、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通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
   凯恩斯追随者对《通论》进行了大量诠释、修补和发展,形成凯恩斯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据西方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中物价高涨和大量失业并存,形成“滞胀”,凯恩斯主义难以解释,更提不出可行的对策。《通论》所阐述的理论和政策失灵,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加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