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契约驱动
1)  contract driving
契约驱动
2)  dynamic bargain
动态契约
1.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the assumption of fixed cost and utility retention, two kinds of 2-phases dynamic bargain models as inverse options are proposed, i.
研究基于咨询项目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问题·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并引入固定成本和保留效用假设,提出了逆向选择下的两种两阶段动态契约,即完全相关信息结构、独立信息结构的动态契约模式,揭示盟主根据高效或低效合作伙伴在不同阶段拥有私人信息的相关程度,通过设计不同的动态契约机制来增强合作伙伴的参与意识和工作努力程度,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旨在解决咨询服务虚拟企业中拥有私人信息下的工作努力与利益分配问题,为咨询服务虚拟企业中分期付款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
Three twain phases dynamic bargain models under converse choice were put forward to settle the work endeavor and advantage distributive problem, which provided the determinate theory by exerting consign-agent theory foundation.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提出逆向选择下的3种两阶段动态契约模型,意在解决拥有私人信息下的工作努力与利益分配问题,为虚拟企业中分期付款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3)  floating-price contracts
浮动契约
1.
The authors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e R&D investment of the downstream enterprise on the floating-price contracts and fixed-price contracts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model of the curnot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pstream monopolist and the downstream enterprises.
构建了一个上游企业垄断、下游两企业进行古诺竞争的模型,分析在浮动契约和固定契约下,下游企业R&D投入的效应。
4)  labor contract
劳动契约
1.
Pricing on the Manager s Human Capital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bor Contract;
劳动契约视角下的经营者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2.
In market economies,labor contracts concluded between labor and cap- ital often conceal under apparently equitable legal terms and clauses the fact that la- bor is often placed at a disadvantage in relation to capital.
针对法律衡平与劳权保障中的现代劳动法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探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相对于用工者所处于弱势地位,与其用工者在订立与履行劳动契约过程中,存在着实质上是以法律形式平等掩盖了双方的实际不平等地位。
5)  Contractual Motivation
契约动因
1.
Study on Contractual Motivations of Multipl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组合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研究
6)  contractual motivations
契约动机
1.
Recently, and the studies on the contractual motivations of earning manage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is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is field.
我国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上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研究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趋势,国内针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较为简单,主要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三大监管制度:IPO、配股和保牌,而单独从契约动机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较少。
补充资料:《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二项标准介绍

一、概述

    目前我国主要有两项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标准,即GB/T 12222-2005 《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和GB/T12223-2005 《部分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这两项标准均是今年2月21日批准发布的,实施日期是2005年8月1日。

    该两项标准在1989年第一次制定时就分别采用了ISO 5210和ISO5211标准,2005年新标准是对原1989年标准的修订,也同样修改采用(等效)了ISO5210和ISO5211的新版本。

    两项标准主要规定了阀门驱动装置的术语和定义,法兰代号和与其相对应的最大转矩,与阀门连接的法兰尺寸,驱动件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还规定了与其相对应的最大推力。

    《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主要适用于闸阀、截止阀、节流阀和隔膜阀用驱动装置与阀门的连接尺寸。《部分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主要适用于球阀、蝶阀和旋塞阀用驱动装置与阀门的连接尺寸。两标准的连接尺寸也适用于驱动装置与齿轮箱、齿轮箱与阀门的连接。

    二、《多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新老标准的主要区别

    1、新标准增加了F12代号的法兰,新增加的F12代号的法兰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值为250N•m,推力值为70kN。F12法兰的尺寸见下表:

法兰代号
d1
d2(f8)
d3
d4
hmax
h1min
螺栓或螺孔数量
F12
150
85
125
M12
3
18
4

    2、新标准对螺栓孔的位置分布提出了要求,即标准中“5.6  螺柱或螺栓孔应错开驱动装置的轴线对称分布。如图2所示”,增加了图2。老标准中没有示意图。

    新标准中的图2:

阀门标准图纸

法兰代号
α/2
F07~F16
45°
F25~F40
22.5°
3、新标准将原标准附录A的内容添加入正文内,原标准附录A1的内容(图)作为新标准“6.1既能传递转矩又能承受推力驱动件”的内容(包括图4);原标准附录A2的内容(图)作为新标准“6.2仅能传递转矩的驱动件”的内容(包括图6)。

    新标准无附录。

    4、新标准还增加了如下条款:

    “3.5 法兰代号(该术语原标准在连接尺寸表的注释中)。
   5.2 驱动装置与阀门相连接的法兰,应采用带定位凸肩法兰,其配合尺寸按表2中d2要求。
   5.4 阀门与驱动装置相连接的螺纹长度最小值按表2的h1的规定。
   5.5 法兰外圆尺寸,按表2的d1规定(为最小值)。”

    在以上几条中,图1及表2中已明确表示了5.2条、5.4条的规定,但未明确5.5条中d1为最小值。

    5、新标准增加了“表1  法兰代号-最大转矩和最大推力值”的注4和注5。即:

    “注:4  以上计算参数的变化将导致可传动转矩和推力值的变化。

    5  具体应用时,法兰代号的选择应考虑因惯性或其他类似因素而在阀杆上产生的附加转矩”。

    老标准中只加注了前三个。

    三、《部分回转阀门驱动装置的连接》新老标准的主要区别

    1、新标准增加了F60代号的法兰,新增加的F60代号的法兰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值为250000N•m。F60法兰的尺寸见下表:

法兰代号
d1
d2(f8)
d3
d4
hmax
h1min
螺栓或螺孔数量
F60
686
470
603
M36
8
54
20

    2、新老标准能传递最大转矩的假定条件及叙述有变化。

    新标准的表注为:

    “注1:本表中规定的转矩值是根据:螺栓承受的拉力为290N/mm2,法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2而确定的。
    2:具体应用时,法兰代号的选择应考虑因惯性或其他类似因素而在阀杆上产生的附加转矩”。

    老标准的表注为:

   “注:表中转矩来自以下的假定:
    a. 螺栓的力学性能等级为8.8级,屈服强度为640N/mm2,许用应力为20N/mm2;
    b. 螺栓只承受拉力,不考虑拧紧螺栓时引起的附加应力;
    c. 法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3。”

3、新标准增加了整个第4章节“连接型式表示方法”的全部内容。

    4、按照新的法兰标准和国际标准,新标准中F03和F04法兰的尺寸与老标准不同。如下表:

法兰代号
d1
d2(f8)
d3
d4
hmax
h1min
螺栓或螺孔数
F03
46
25
36
M5(M6)
3(2)
8(9)
4
F04
54
30
42
M5(M6)
3(2)
8(9)
4

    表中括号内为原标准尺寸。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