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汝南安城周氏家族
1)  the Zhou's family in Ancheng,Runan
汝南安城周氏家族
2)  Zhou family
周氏家族
3)  Runan Xu family
汝南许氏
4)  Henan yuan family
河南元氏家族
1.
This thesis chooses Henan yuan family who accepted the advanced civilization of the Han nationality exhausitively as study object in order to go further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yuan family in Tang Dynasty by means of inscription on the graves and official history.
论证河南元氏家族在隋唐改朝换代的新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为了家族的发展,如何适应唐代新的环境,逐渐由贵显世家转变为普通官僚之家,由以注重郡望、门第的身份性的大官僚家族演变为适应唐代科举制并以儒家文化著称的文学士族,从更广泛的意义反映了北朝隋唐时期家族的演变历程。
5)  the Rucheng Hakka
汝城客家话
6)  The An family of Wuwei
武威安氏家族
1.
The An family of Wuwei had nothing to do with Bukhara in origin.
在详细叙述桑原骘藏关于安氏家族来自布哈拉的论文之后 ,富安敦认为 ,根据《河西节度副大使安公碑铭并序》、《元和姓纂》以及其他一些史料 ,武威安氏家族在汉代由安息入华 ,这个家族的来源与布哈拉没有任何关
补充资料:周淑安(1894~1974)
      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曾用名胡周淑安。福建省厦门市人。1894年5月4日生于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家庭。1974年1月5日病逝。191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作为清华学校官费女留学生赴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校、纽约音乐学院攻读音乐理论、钢琴与声乐等科目。曾取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1921年回国,在上海中西女塾、厦门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再次去美国入纽约音乐学院进修声乐。1928年回国后,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兼声乐系主任。1959年应聘至沈阳音乐学院任声乐教授。
  
  周淑安是中国最早学习与研究欧洲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教育家之一。数十年来,她努力探索声乐教学民族化,为培养中国声乐专业人才作出了成绩。她的论文《我的声乐教学经验》(《音乐论丛》第 4辑,音乐出版社,1963),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周淑安不但擅长声乐,还兼指挥和作曲。20年代末,她在上海组织女子歌咏团,亲任指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她的作品有艺术歌曲、儿童歌曲与合唱曲,大多作于20~3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她写的《同胞们》和《不买日货》等歌曲,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艺术歌曲《假朋友、假师生》、《纺纱歌》等则反映了她的民主思想。在创作中,她很重视歌词的声韵,注意吸收民族音调,如《安眠歌》、《坚劲歌》、《乐观》等。她的早期作品《佛曲》(合唱曲,1925)是根据传统曲调《思凡》改编而成,在和声配置以及运用民族乐器木鱼、铜钟与钢琴伴奏的配合等方面,对民族风格进行了初步尝试。她的合唱《佛曲》和一些儿童歌曲,曾录制了唱片。出版的歌集有《抒情歌曲集》、《恋歌集》(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5)、《儿童歌曲集》4册(开明书店,1935)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