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斯特林堡与汤显祖
1)  Strindberg and Tang Xianzu
斯特林堡与汤显祖
2)  Strindberg
斯特林堡
1.
Strindberg and Expressionistic Drama;
斯特林堡与表现主义戏剧
2.
Strindberg: The Pioneer of Contemporary Drama;
斯特林堡:现代戏剧的开拓者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drama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utho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writer Strindberg from a brand new multi-angle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his late works as well as the works of some Chinese playwrights who have been greatly influenced by Strindberg in the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modern drama.
本文作者试图以多角度地认识真正的斯特林堡为契机,以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过程为出发点,对斯特林堡后期表现主义剧作和中国早期现代戏剧史上深受斯特林堡影响的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来考察斯特林堡剧作中体现出的表现主义因素对我国现代戏剧的作用。
3)  August Strindberg
斯特林堡
1.
August Strindberg is a famous dramatis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斯特林堡是十九世纪瑞典杰出的戏剧家,他与易卜生、契诃夫并称为现代戏剧先驱。
4)  Johan August Strindberg (1849~1912)
斯特林堡,J.A.
5)  Tang Xianzu and Macao
汤显祖与澳门
6)  Tang Xian-zu and Hainan Island
汤显祖与海南岛
补充资料:斯特林堡,J.A.
      瑞典戏剧家、小说家、诗人。
  
  生平  1849年 1月22日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船舶经纪人。1867年,斯特林堡进乌普萨拉大学,仅仅一个学期就离校去当私人教师,然后开始写戏。1870年又回到乌普萨拉大学。这一年,他写出《在罗马》一剧,由瑞典皇家剧院搬上舞台。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于是又写了《被放逐者》(1871)。1872年斯特林堡离开大学在斯德哥尔摩从事新闻工作,并在布兰代斯的影响下写了《奥洛夫老师》(1872),但被皇家剧院拒演。1874年,斯特林堡到瑞典皇家图书馆作助理馆员。此后,他因发表小说《红房间》(1879)引起纠纷,不得不于1883年携家出国。1884年,他的短篇小说集遭到控诉,他回国接受审判,结果被判无罪。1889年他在哥本哈根成立了一座实验剧院,揭幕之日上演了他的名剧《朱丽小姐》。仅上演一场,斯特林堡就因婚姻问题放弃了剧院。1891年离婚后,他回到斯德哥尔摩。
  
  1893年,斯特林堡第二次结婚。1897年离婚。从1894~1896年,他大部分时间是在巴黎度过的。1896年,斯特林堡回到瑞典,1901年和一个挪威女演员结婚,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婚姻,不久也离婚了。1907年,他和法尔克合作,成立了一个对他的剧本进行实验演出的剧院,再一次发挥了他的暴风雨般的天才创造力,两年的时间写下了10部剧本。1910年,他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剧院随之关闭。1912年5月14日与世长辞。
  
  剧作  斯特林堡是北欧继H.易卜生之后的又一位戏剧大师,留下了数十卷的各种体裁的文艺作品,仅剧作就有60多部。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戏剧家,对现代欧美戏剧有广泛的影响。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作四个时期。
  
  ① 从开始创作到1882年。包括十几部剧本,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奥洛夫老师》。剧本描写16世纪初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传到信奉天主教的瑞典引起的斗争。
  
  ② 从1886~1892年。 斯特林堡写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和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残酷无情关系的剧本,如《父亲》(1887)、《同志》(1888)、《朱丽小姐》(1888)、《债主》(1888)、《强者》(1889)等。这些剧本表明,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接受了┵.左拉自然主义的影响。
  
  
  《父亲》是一部 3幕悲剧。描写一对夫妻为争夺控制女儿的权利而发生的一系列矛盾纠葛。最后男主人公怀着无比愤慨的心情发出"生是地狱,死是天堂"的哀鸣,充分反映了斯特林堡个人情绪。
  
  
  独幕剧《朱丽小姐》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悲剧"。描写伯爵的女儿朱丽小姐,爱上了青年侍从,准备私奔之际,父亲突然回家,朱丽小姐按侍从指点,拿剃须刀溜出自杀。通过朱丽小姐的行为,斯特林堡对封建贵族的生活作风和思想作风作了无情的揭露和尖刻的讽刺。该剧最早由柏林自由舞台和安托万的巴黎自由剧院上演,后在其他国家陆续演出,并4次被拍成电影。
  
  
  1892年一年当中,斯特林堡从《借方与贷方》到《婚约》,共写了6部独幕剧,大都描写夫妻关系或家庭问题。
  
  ③ 1898年以前。斯特林堡在巴黎接触过反自然主义运动和M.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1898年,在梅特林克的影响下,他相继完成了《到大马士革去》三部曲中的前两部(《到大马士革去Ⅰ》、《到大马士革去Ⅱ》)和《降临节》,《到大马士革去Ⅲ》则是1901年完成的。除此以外,他还写了一些象征主义戏剧。
  
  ④ 晚期。从1899年开始,斯特林堡还写了一批历史剧,如《古斯塔夫·瓦萨》(1899)、《厄里克十四》(1899)、《古斯塔夫·阿道尔夫》(1900)、《克里斯蒂娜女王》(1901)、《古斯塔夫三世》(1902)等。《古斯塔夫·瓦萨》和《厄里克十四》是斯特林堡这批历史剧当中比较重要的作品。前者写古斯塔夫·瓦萨平息贵族叛乱统一国家的业绩;后者写的是瓦萨的儿子厄里克十四被他的兄弟推翻的历史事件。
  
  斯特林堡的晚期作品中,有两部是特别受重视的。第一部是《一出梦的戏剧》(1902),也被译作《梦剧》。第二部是《鬼魂奏鸣曲》(1900)。《一出梦的戏剧》表明斯特林堡深受佛教和印度教的思想影响,描绘的是一个仙女下凡发现人间充满了不幸和痛苦,最后重返天庭的故事。在这部作品里除深刻揭露现实之外,也反映出作者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思想感情。
  
  《鬼魂奏鸣曲》是一部室内剧。描写一个青年学生在一座房子前遇到一个名叫赫默尔的老人,老人把学生介绍给这座房子里的一家人,其中包括一个上校和他妻子(一个木乃伊)、女儿。老人揭露这个家庭的罪恶,木乃伊也揭露了赫默尔的罪恶历史,然后让他自杀。学生和上校的女儿彼此诉说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姑娘受到震惊,心碎而死。斯特林堡不是表现主义或超现实主义戏剧家,但他的作品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鬼魂奏鸣曲》和《一出梦的戏剧》曾登上世界各国舞台。《鬼魂奏鸣曲》于1908年他新建的实验剧院首演,瑞典批评家们曾经对它横加指责,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却在德国各地和广大的观众见面。1916年,在柏林的演出曾引起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响,后在欧洲各国也广为演出。1924年,美国的普罗文斯顿剧社,也上演了《鬼魂奏鸣曲》,受到E.奥尼尔热情的称赞。
  
  斯特林堡的大量剧作都被译成多种文字。《奥洛夫老师》、《父亲》、《朱丽小姐》、《强者》、《母爱》、《玩火者》、《古斯塔夫·瓦萨》、《死魂舞》、《一出梦的戏剧》、《鬼魂奏鸣曲》等有中译本。
  
  

参考书目
   G. Hellen, strindbergs dramatik, Stockholm,1962.
   A.Gurtafoon,Strindberg and The Realistic Break through, in The Ideology of Swedish Literature, Minneapolis,1961.
   Valency, The Flower and The Castle, New York,196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