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威廉·派纳
1)  William F. Pinar
威廉·派纳
2)  William Faulkner
威廉·福克纳
1.
Use of Symbolism in William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象征手法在威廉·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运用
2.
A Probe Into the Translation of Acceptance Speech by William Faulkner;
威廉·福克纳《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译文探讨
3.
A Desolate Elegy of the Declined Aristocrats in the old American Southern Society --On William Faulkner s The Sound and The Fury;
一曲美国南方没落贵族的挽歌——评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
3)  Tennessee Williams
田纳西·威廉斯
1.
On the Comparison of Literature Creation between Tennessee Williams and Bai Xianyong;
试比较田纳西·威廉斯与白先勇的文学创作
2.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outhern Gentlemen in Tennessee Williams Works;
试论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南方绅士的演变
3.
Tennessee Williams and the Alienation of "Southern Gentlemen;
田纳西·威廉斯与南方绅士的异化
4)  Tennessee Williams
田纳西.威廉斯
1.
Southern Literary Traditions in Tennessee Williams s Plays;
南方文学传统在田纳西.威廉斯作品中的体现
5)  Tennessee Williams
田纳西·威廉姆斯
1.
Tennessee Williams and His Play the Glass Menagerie;
田纳西·威廉姆斯及其剧作《玻璃动物园》
2.
H Lawrence, and American contemporary playwright, Tennessee Williams, are both productive writers, whose works arouse controversial arguments in public.
劳伦斯和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都是世界文坛上多产而又引发诸多争议的作家。
3.
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 has written a violent and fascinating story of the disintegration of a Southern belle in his play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into which he has put some earthly characters, jolting humor and pungent writing so that it becomes a rare masterpiece filled with high tension and incredible charm.
田纳西·威廉姆斯(1911-1983)在他的力作《欲望号街车》中向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国南方淑女沉沦的悲剧。
6)  William Frankena
威廉·弗兰克纳
1.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he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ethical education, William Frankena put forward his ethical education theory.
威廉·弗兰克纳是在批判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的。
补充资料:威廉·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作家,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的一个庄园主家,南北战争后家道中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克纳在空军服过役。战后入大学,其后从事过各种职业并开始写作。《士兵的报酬》(1926)发表后,福克纳被列入"迷惘的一代",但很快与他们分道扬镖。《萨拉里斯》(1929)问世之后,福克纳的创作进入高峰斯。他发现"家乡那块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倒也值得一写,只怕一辈子也写不完"。怀着这样的信念,他把19篇长篇和70多篇短篇小说纺织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里,通过南方贵族世家的兴衰,反映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社会现实,创伤了20世纪的"人间喜剧"。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1930)、《圣殿》(1931)、《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等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福克纳后期的主要作品有《村子》(1940)、《闯入者》(1948)、《寓言》(1954)、《小镇》(1957)和《大宅》(1959)等。此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诗歌。

福克纳虽是南方重要作家,但他的作品当时并不受重视,直到1946年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马尔科姆·考莱编选了《袖珍本福克纳文集》,又写了一篇有名的序言之后,福克纳才在文坛上引起重视。特别是萨特、马尔洛等人的赏识,使福克纳名声大噪。

在艺术上,福克纳受弗洛伊德影响,大胆地大胆地进行实验,采用意识流手法、对位结构以及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暴力、凶杀、性变态心理等,他的作品风格千姿百态、扑朔迷离,读者须下大功夫才能感受其特有的审美情趣。

1949年,"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作家不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他像一条漂亮的狗,人们喜欢他到处奔跑,但是他毫无用处。”威廉-福克纳这样说过。他对他自己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作用抱悲观主义的态度。但是肯尼迪总统在悼念他时,却把他比作亨利·詹姆斯,颂扬他的作品为永恒的纪念碑。

福克纳在密西西比州的牛津度过了他最后的一年。他的思想从来没有离开过牛津,即使他在弗吉尼亚大学做演讲,或在别的地方旅游,也是如此。他需要牛津。他以这里的市民,包括有教养的与无教养的为模特,在他的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中创造了无数人物。

这里的市民对他敬而远之。当他上街去药店买药,或去邮局发信,牛津市民往往躲避他的注视。他走了以后,他们说他喝多了酒。他经常喝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