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争端缘起
1)  Reasons of dispute
争端缘起
2)  provoke a controversy
挑起争端
3)  Brawls often resulted.
于是常起争端。
4)  Do you want to pick a fight?
你要挑起争端吗?
5)  dispute [英][dis'pju:t]  [美][dɪ'spjut]
争端
1.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of dispute review board;
DRB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2.
On the Conflict of Jurisdiction of Dispute in FTA under the WTO Frame;
世贸组织体制下自贸区争端管辖冲突问题研究
3.
Research on Resources Dispute in the East China Sea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关于中日东海资源争端的研究
6)  disputes [英][di'spju:t]  [美][dɪ'spjut]
争端
1.
Study o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ontractual Claims and Disputes in International Projects;
国际工程合同索赔及争端解决方法探讨
2.
After World War Ⅱ there remain territory and boundary disputes among most ASEAN countries, which fall into two types, one being the dispute on land boundary or islands sovereignty, the other on the exploring of ocean resources and delimiting of territory waters and continental shelf among them.
二战后东盟国家之间大都存在着领土边界争端,其实这种争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的陆上疆界或岛屿主权的争端;另一种是东盟国家之间因海洋资源的获取、领海及大陆架疆界的划分问题而出现的争端。
3.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WTO disputes solution mechanism and its organizations; b.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所有该组织成员间由于执行WTO协议而产生的争议。
补充资料:关于解决国家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
  《关于解决国家与其他国家国民之间投资争端公约》(ConventionontheSettlementofInvestmentDisputesBetweenStatesandNationalsofOtherStates)简称《1965年华盛顿公约》,1965年3月18日缔结于华盛顿,1966年10月14日生效。该公约是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主持下缔结的、为解决一缔约国与其他缔约国国民间的投资争议的多边国际公约。
《1965年华盛顿公约》包括一个序言和10章75条。其目的在于提供解决国家和外国私人投资者争议的调节和仲裁的便利,促进相互信任的气氛,并鼓励私人资本的国际流动。公约决定在华盛顿成立“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作为解决缔约国与其他缔约国国民争议和实施公约的常设机构。1966年,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成立,该中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享有公约规定的特权和豁免权。
《1965年华盛顿公约》争议的解决方法有调解与仲裁两种。对于解决案件的法律,公约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如无此协议,则适用争端缔约国的法律以及可以适用的国际法规则。“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受理的案件,有排他管辖的效力,同时,“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受理案件以后,也不得借口法律无明文规定或含义不清而暂时不作出裁决。裁决结果对双方有拘束力,不得进行上诉或采取任何除本公约规定外的补救措施。各方应遵守和履行裁决。此外,公约还就国家主权豁免、公平与善意原则、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等内容作了规定。
《1965年华盛顿公约》是成员广泛、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公约。中国于1990年2月签署,1990年7月批准加入该公约。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