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
1)  the Scientific Mission to North-Western China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
1.
The Study of the Scientific Mission to North-Western China;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研究
2)  Sino-Sweedish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Northwest
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
1.
Controversy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ino-Sweedish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Northwest China;
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中的争议
3)  Sino-Swedish Northwest Expedition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1.
The Take-over of the Sino-Swedish Northwest Expedition b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接收“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经过
4)  science reviewing of northwest China
西北科学考察
5)  The Sino-Swedish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th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西北科学考查团
1.
From 1927 to 1933, The Sino-Swedish scientific Expedition to the North-We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which was organized by the National Scientific Union and Dr.
“西北科学考查团”是1927年到1933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和斯文·赫定协商组建的科学考察团。
6)  CHINARE
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CHINARE)
补充资料:西北科学考察团
西北科学考察团

    考察中国西北地区的现代学术团体,一般指1927年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联合组成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常用的这一名称,实际上是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简称。外国书籍中则简称为中瑞考察团。
   考察团于1927年5月从北京出发,经包头、百灵庙至额尔济纳河流域,于1928年2月到达乌鲁木齐。田野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有:中国学者袁复礼和瑞典学者F.贝格曼在内蒙古沿途327个地点采集的细石器,在新疆乌鲁木齐柴寓堡  、吐鲁番辛格尔、哈密庙儿沟等地采集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贝格曼在额济纳河流城调查居延烽燧遗址,采集约1万支汉代简牍;黄文弼在罗布淖尔、吐鲁番和塔里木盆地,进行考古调查和部分试掘。实地考察持续至1933年,后分头撰写考察报告。从1937年起,以《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瑞典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各省科学考察的报告》为总标题,在斯德哥尔摩陆续出版,现已达50种。黄文弼负责部分,撰写为《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在中国出版。
   另外,1944~1945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四单位也曾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新疆两地进行考察。其历史考古组的考察只限于甘肃境内,参加者有向达、夏鼐、阎文儒3人。调查发掘项目主要有:临洮寺洼山、广河阳洼湾的史前遗址和墓葬,汉代的玉门关和长城遗址,敦煌附近的六朝和唐代墓葬,武威附近的唐代吐谷浑墓葬。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