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英科学合作馆
1)  Sino-British Scientific Cooperation Office
中英科学合作馆
2)  Sino-British Cooperation of Science
中英科学合作
3)  cooperating teaching of China and England
中英合作办学
4)  Sino-India coauthored articles
中印科学合作
5)  Sino-British cooperation
中英合作
6)  Subject librarian program
学科馆员工作
补充资料: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原为中英街历史纪念馆,建于1995年),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内环城路9号,是由深圳市盐田区政府投资兴建的一座专题性地志博物馆,1999年5月1日建成开馆。

1898年,由于清政府腐朽无能和英国的武力逼迫,中英两国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据此,英国强租新安县所属977.4平方公里土地及广阔的水域,租期99年。1899年3月18日,中英两国勘界代表完成勘定"新界"界限,中英街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中英街地处沙头角,沙头角为原新安县的领土,它背靠梧桐山,南临大鹏湾,是一块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热土,它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于一体,有发展旅游经济、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英街原为一条被称为鸬鹚径的泥沙河,由于经济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享有"购物天堂"美誉的繁华边贸小街,它虽长不过250米,宽不过3-4米,其历史变迁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中英街矗立的界碑,既是中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和英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历史见证,又是改革开放以及香港回归祖国和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中英街"一街两制"的特殊历史背景和人文景观,不仅在中国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中英街历史博物馆较全面的记录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沧桑。其展楼总建筑面积1688平方米,共分为5层:

1层为迎宾大厅,外设观海平台,可供游客小憩及欣赏附近海湾山水相连的大鹏湾美景。

2、3层为《中英街历史》陈列厅,常设陈列共分六部分,它们依次是:热土、割占、抗争、变迁、发展、回归。3层还备有影视厅,可播放各种历史资料影片。

4层为临时展厅;现在展出的是反映一百多年前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亲自策划和领导的第二次反清武装起义为内容的《孙中山与三洲田首义》。

5层是博物馆办公场所,有设备良好的馆长办公室、职员办公室、小型会议室、接待室、美工室。

顶层是观景台,可鸟瞰大鹏湾和香港新界自然风光。馆内现收藏有400余件近现代历史文物、民俗文物以及千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资料,其中近现代文物的收藏最具特色。

我馆在陈列表现手法上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复原陈列再现了晚清东和墟繁荣祥和的集市场面,其规模包括房屋40多座,赶墟群众200多人,各种道具1000多件,真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进程。运用现代电子手段制作的香港、九龙、新界及沙头角的全景沙盘,直观地再现了英国殖民主义者瓜分中国领土的罪恶行径。此外,展览还从改革开放、精神文明建设、香港回归祖国等方面,展现了蓬勃发展的中英街新貌。

此外,博物馆广场陈设的中英街警示钟时刻提醒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和学生牢记中英街屈辱的历史,它与中英街1号界碑相互映衬,成为中英街一景。作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经常有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名人莅临参观并挥毫题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