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激进民主主义者
1)  radical democrats
激进民主主义者
1.
The reformists,revolutionaries and radical democrats formed ideas of every description to save the nation and to build China into a powerful country thanks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social found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oncrete conditions facing them,making their own choice while learning from the Western democratic system and thought.
在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的历史条件之下,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民主主义者由于他们社会基础的差别和面临的具体形势的不同,在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时,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取舍,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关于救亡强国的民主思想。
2)  Democrat [英]['deməkræt]  [美]['dɛmə'kræt]
民主主义者
1.
Rousseau, a well-known leader of French Enlightment Revolution, has been regarded as an early Democrat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哲学史上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3)  Radical democratic tradition
激进民主主义传统
4)  Radical democratic thought
激进民主主义思想
5)  radical democracy
激进民主
1.
It is, indeed, a multi-dimensional radical democracy —— a theory of oppositions, and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 movement" of radically democratic politics as its objectives for action.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体现为构建“激进民主政治”的“新社会运动”。
6)  radicalism [英]['rædɪkəlɪzəm]  [美]['rædɪkə'lɪzəm]
激进主义
1.
Taking two representative events--Modern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and 1911 Revolution as the example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limitations existing in the political radicalism of reforming clique and the westernized system of emerging bourgeoisie.
以近代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两次极具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例,揭示维新派的政治激进主义、新兴资产阶级制度西方化等政治变革所存在的局限。
2.
The changes of the social ecosystem,medium ecosystem and spirit ecosystem of mankind in 20th century lead to the fad of the radicalism,against which an radicalist tendency appeared in the new media arts,with the feature of anti-system,anti-control,and anti-vogue.
20世纪人类社会生态、媒体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变动促进了激进主义的流行。
3.
Although conservatism,liberalism and radicalism constitute a tripartite value system,they all belong to the modern trend of thought,sharing common grounds on cognizing whether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and accepting modernity,and on the four dimensions of immediacy,universality,individuality and secularity that embody modernity.
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虽为三个鼎立的价值系统,但均属“现代”思潮,三者在要不要实现现代化转型、要不要接纳现代性的认知上是共同的,在体现现代性的“当下性”、“世界性”、“个体性”与“世俗性”等四个重要向度上不难体会其共性;但三者对现代化道路的追寻、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展示为“保守的现代性诉求——儒家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模式)”、“温和的现代性诉求——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激进的现代性诉求——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等三种不同类型;还可从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坐标上分析三大思潮现代性诉求的区隔,文化保守主义是以“前现代”的美好凸现“现代”的弊端,激进主义超越西方现代性的思路可视为现代性的创新、也可视为“后现代性”。
补充资料:《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
      列宁批判俄国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捍卫和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著作。全名为《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回答"俄国财富"杂志反对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文)》。写于1894年,旨在回答民粹派的Н.κ.米海洛夫斯基等人在《俄国财富》杂志上发动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揭露民粹派冒充"人民之友",其实是人民之敌的真面目。原书共有3编,1894年6月开始分编出版。第2编至今没有找到。中译文载人民出版社1955年出版的《列宁全集》第 1卷。
  
  著作中批判了民粹派否认社会现象的"重复性"和"常规性"的观点,论证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质,提出考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决不能象民粹派那样从抽象的"人类天性"出发,而要从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为此就必须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坚持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注意随时随地探究适合于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要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成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仅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还要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著作中指出,这是马克思在唯物史观方面的重大贡献。它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随意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发展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马克思的这种历史观最初是一种假设,但以它为指导的《资本论》的问世,使它由假设成为科学地证明了的理论。为了批判民粹派鼓吹的"有批判头脑"的"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列宁著作中论述了历史必然性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辩证关系,指出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不是宿命论,丝毫无损于肯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在于个人的活动只有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同群众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到成功。著作中还驳斥了米海洛夫斯基关于马克思的社会主?逖低耆且?G.W.F.黑格尔的"三段式"为依据的论断,划清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同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原则区别,并指出只有唯物辩证法才是社会学中唯一的科学方法。
  
  著作还批判了民粹派的政治纲领,阐明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是推翻沙皇制度和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主要手段的思想。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