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语篇词汇量输入
1)  Textual lexical input
语篇词汇量输入
2)  textual lexical distribution
语篇词汇量分布
3)  lexicat input
词汇输入
4)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语篇词汇模式
5)  lexical entry
词汇输入项
6)  passage sight vocabulary
篇章视觉词汇量
1.
To accur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its effect, passage sight vocabulary was treated as a covariate in the study.
为了更加准确地研究其影响,本研究还将另一语言因素,篇章视觉词汇量作为协变量纳入探讨范围内。
补充资料:《诗词曲语词汇释》
      解释诗词曲中常见语辞的书。张相撰。张相精通文史,于诗词曲尤为娴熟。本书凡6卷,汇集唐宋金元明人诗词曲中常用的特殊语辞,如"须"、"则"、"却"、"且"、"镇"、"厮"、"解道"、"怎生"、"则箇"、"剗地"、"端的"、"兀自"之类,详加引证,解释其意义和用法。此类常见的语辞大都是历史上当时通俗的口语,或见于诗歌,或见于词曲,或见于戏文传奇,向来没有专书作过解释,而且一词不一定只有一个意思,要理解确切,势必要综览各家诗词戏曲作品,探求其文意,揣度其语气,寻索其确实的含义。设若索得一解,又必须施用于各篇都能通晓无碍才行,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本书作者用了8年的时间专心从事这项工作写定成书,标目537,附目600有余。这对研究唐以来文学作品的贡献极大。在此以前,黎锦熙曾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过"近代语研究"一课,可惜没有成书遗留下来。
  
  张相在这部著作的前面所写的叙言里谈到他探求词义的经过:一曰体会声韵,二曰辨认字形,三曰玩绎章法,四曰揣摩情节,五曰比照意义。而比照意义,又从异义相对、同义互文、前后相应、文从省略、取异文相印证等几种方法参互比较,这在研究词义方面比清代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用心更加细密。现代很多研究近代汉语语词意义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其启示,全书的缺点在于有些义项分别较繁琐,有些语辞字同而音异者没有标注读音,未免美中不足。此书在作者谢世后于1952年始由中华书局印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