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小说理论批评及批评家
1)  the novel criticism and the novel critics
小说理论批评及批评家
2)  theory and critic of fiction
小说理论与批评
3)  Theory and Criticism
理论及批评
1.
From the Stand to the Method: On Western Marxist Literary Ideological Theory and Criticism;
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
4)  novel criticism
小说批评
1.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novel criticism, Qiu Weixuan is the first who vigorously advocates novel criticism and strives for the academic status of novel critics.
在中国近代小说批评史上,邱炜萲是大胆为小说批评张目、为小说批评家争学术地位的第一人。
2.
Comments on the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by Wang Guowei is a monograph on fictional criticism as well as a programmatic work of the modern Chinese novel criticism .
《红楼梦评论》是王国维的小说批评专论,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纲领性著作。
3.
His comments on artistic form in novels and novel criticism are still based on truth and beauty.
他从重主观情感、“表现自我”出发探索中国小说的“现代性”和小说文体性质 ;他又以坦露内心忧伤情感、迷恋自然铸成其浪漫主义 ;对小说艺术形式理论的论述和小说批评 ,仍然以情感的真与美为原则。
5)  fiction criticism
小说批评
1.
Critifiction discusses fiction criticism in the form of fiction, and uses fiction as a vivid illustration of the fiction criticism it deals with.
小说批评系以文艺理论的形式运用一整套文学术语和批评原则对小说创作进行讨论与评价。
6)  critifiction
批评小说
补充资料:《土地问题和"马克思的批评家"》
      列宁在20世纪初论述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的土地问题和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问题的经济著作。成书于1901~1908年,包括12篇论战性文章:①土地肥力递减"规律";②地租理论;③农业中的机器;④城乡对立的消灭;⑤先行的现代小农户的繁荣;⑥小农户和大农户的生产率;⑦巴登农民经济调查;⑧1882年和1895年德国农业统计的一般资料。中农户问题;⑨德国的牛奶业和农业协作社。德国农业人口的经济地位;⑩德国的布尔加科夫──E.大卫的"著作";小农户和大农户的畜牧业;在土地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反对者心目中的"理想国"。
  
  写作背景  1900年,"合法马克思主义者"C.H.布尔加科夫(1871~1944)出版了《资本主义与农业》一书,他以"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为其理论基础,攻击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地租学说。他还否认农业中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经济规律,主张小农经济稳固论。布尔加科夫的论点得到了西欧修正主义者F.O.海尔茨 (1878~?)和E.大卫(1863~1930)等人的赞扬和支持。海尔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土地问题》(1899)和大卫在《社会主义和农业》(1903)中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这两书受到E.伯恩施坦的称赞,并为之写了序言。
  
  
  为了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欧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土地问题理论的歪曲,列宁写成上述12篇论战性的文章。
  
  主要内容  列宁批判了布尔加科夫鼓吹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指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完全不适用于技术正在进步和生产方式正在变革的情况,而只是极其相对地、有条件地适用于技术不变的情况"(《列宁全集》第5卷,第88页)。
  
  列宁在反驳布尔加科夫关于"土地生产力的有限"是产生地租的条件的观点时指出,正确的提法应当是"土地的有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土地有限,从而造成了对土地经营的垄断,这种垄断必然使由不同投资所形成的不同生产力产生农业超额利润,从而形成级差地租。所以,对土地经营的垄断是形成级差地租的条件。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农业资本家不仅经营自己的私有土地,而且还经营从土地占有者那里租来的土地,土地占有者凭借对土地的所有权的垄断,向农业资本家索取土地租金,即绝对地租。显然,在地租理论上,布尔加科夫的错误是混淆了对土地经营和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列宁指出,对土地经营的垄断,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级差地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但是对土地私有权的垄断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绝对地租对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则是不必要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赘瘤。
  
  列宁还批判了布尔加科夫、海尔茨、大卫等人所提出的小农经济稳固论和农业非资本主义化的观点,他根据德国和丹麦的统计材料,论证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指出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农村无产阶级,但在这些国家中并不因此就停止了农民分化的过程。它主要表现为农业工人和农民从农村逃往城市的现象还在继续发展,不过有时发展得快些,有时发展得慢些,或因农业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形式。
  
  列宁还指出,布尔加科夫等人常常用夸大农业化特点的手法来抹煞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性质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联系。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大农场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如机器和电力等,排挤和吞并小农户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在农业中广泛地使用机器是大生产的特征,是大生产比小生产优越的表现之一。小农斗争的主要手段是"刻苦耐劳"、"克勤克俭",但结果还是分化出少数富农,大多数人则更加贫困甚至破产沦为无产者。
  
  列宁的这一著作阐明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中两种土地垄断的学说、地租学说和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理论,为制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土地纲领和工农联盟理论奠定了基础。
  
  

参考书目
   鲁友章、李宗正主编:《经济学说史》下册,第22章,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