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音乐制品传播者
1)  the disseminators of musical product
音乐制品传播者
1.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digital and web technology, the disseminators of musical product face puzzledom now.
本文对数字和网络环境下音乐制品传播者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能采取的对策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  musical communication
音乐传播
1.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in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roadcasting have influenced musical communication in three aspects.
广播的出现引发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由此带来音乐传播方式的变革,音乐实现了大众化传播;美国的商业电台开创并发展了流行音乐广播,在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广播是最有力的推动者;音乐电台独立之后一度成为音乐传播最主要的媒介;类型音乐电台的出现,提供了更多音乐欣赏与选择的机会,音乐传播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3)  music communication
音乐传播
1.
Meanwhile,lack of regul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lfunctioned market also add negative elements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music communication,causing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audience to pop music itself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usic,pop music,and entertainment.
同时,政府规制缺乏和市场失灵将不可避免地使商业趋利中的负面元素渗入音乐传播的全部过程,致使受众对流行音乐本身也产生了误解,娱乐性的元素被抽取并加以放大,音乐—流行音乐—娱乐三者的界线愈加模糊。
2.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folk songs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and brings up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utilize the laws of music communication to make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a folk songs marked with era characteristics.
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中国民歌在当代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运用音乐传播的规律使中国民歌的传播更具有时代性。
3.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music communication, the article expounded the symbol logy principle of music communi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symbol activities with communication mode,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music symbol, its function of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de.
文章从音乐传播的概念出发 ,论及其核心论域、符号活动与通讯模式、音乐的符号特性、其美感功能和音乐传播的文化代码 ,来阐述音乐传播的符号学原
4)  deejay [英]['di:dʒeɪ]  [美]['di'dʒe]
播放音乐者
5)  music communicology
音乐传播学
1.
From the viewpoint of modern communicology,the papers introduced the academic features of music communicology,as well as its research object,field and method.
本文从现代传播学的视角出发,论述了音乐传播学的学科属性特征、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和方法。
6)  On Music Communication
论音乐传播
补充资料: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
  《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国际公约》(RomeInternational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Performers,ProducersofPhonogramsandBroadcastingOrganizations)简称《罗马公约》,是有关版权邻接权的国际公约。1961年10月26日,由国际劳工组织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起,在意大利罗马缔结,于1964年5月18日生效。罗马公约的行政管理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承担,日常事务由该公约的政府间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办理。公约规定只有参加伯尔尼公约或世界版权公约的国家才能加入该条约。截止2004年年底,罗马公约缔约方总数为79个国家,1993年4月30日中国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该公约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和必须提供的最低限度的保护:(1)表演者在本国以外的缔约国进行表演、向外国录制唱片、在外国广播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国民同等待遇,对唱片在商业上的再次使用,拥有要求报酬的权利。对这种权利可附带保留,即已经播送或录制的唱片除外,未经表演者同意不得广播和向公众传播他们的表演,未经表演者同意,不得复制他们表演的录音和录像。(2)录制者在下述情况下有权准许或禁止一切直接或间接地复制其录制品的行为:录制者是另一国的国民;首次录制是在另一个缔约国;其录制品首次发行于另一个缔约国。(3)如果广播组织总部设在另一缔约国或广播节目是由设在另一缔约国的发射台播放的,广播组织有权准许或禁止;转播或录制其广播节目;复制未经同意而制作的其广播节目的录音或录像;向公众传播收费的电视节目。
  该公约的主要内容是:
  1、国民待遇原则。任何一个成员国均应依照本国法律,给予其他成员国的表演者、录音制品录制者及广播组织,以相当于本国同类自然人及法人的待遇。但对于上述三种不同的专有权所有者,在国民待遇上作了三种不同规定。(1)表演者依照公约享有国民待遇的条件是:表演行为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成员国内;表演活动已被录制在受公约保护的录音制品上,表演活动虽未被录制,但在受公约保护的广播节目中广播了。(2)录音制品录制者依照公约享有国民待遇的条件是:录音制品录制者是其他任何一个成员国的国民,这就是所谓“国籍标准”;录音制品首次录制系在任何一个成员国进行,这是所谓“录制标准”;录音制品系在任何成员国内首先发行,这是所谓“发行标准”。(3)广播组织依照公约享有国民待遇的条件是:广播组织的总部设于任何一个成员国内;广播节目从任何一个成员国的发射台播放。对于录制者的条件,任何成员国均可保留不采用录制标准或不采用发行标准的权利。对于广播组织的条件,任何成员国均可声明只对总部设在某成员国并且从该国播放节目的广播组织提供国民待遇。如果某录音制品是在非成员国与成员国同时首次发行,那么也符合上述发行标准。“同时发行”即在30天内先后在两个以上国家发行。
  2、在录音制品录制者或表演者就录音制品享有专有权方面,实行非自动保护原则。如果把表演者的演出录制下来,不仅录音制品录制者对录制品享有专有权,表演者也对它享有专有权。例如,想要复制该录音制品的第三者,不仅要取得录音制品录制者的许可,而且要取得被录制表演的表演者的许可。但录音制品录制者与表演者的这种专有权不能自动产生,而必须在录音制品上附加三种标记:录音制品录制者或表演者的英文字首略语;录音制品首次发行之年;录音制品录制者与表演者的姓名。
  3、专有权内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